转帖:作者: IT168.com 来源:
由5、6年前产值只有几百万元的加工车间,独立出来后,短短5年迅速发展成为营业规模达到2亿元,下属4个控股子公司、一个事业部、一个分公司的大连新重集团,因为市场和客户需求都在不断变化,每年都有新业务出现,每年都要重新设计或者修订业务和管理流程,调整组织架构。
这是快速发展中的中国企业的一个缩影。变化,是企业发展中永恒的主题。在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引起的全球经济放缓,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如何这一巨变的危机中发现商机,更是2009年关系中国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问题。那么,在这种背景下,与现代企业管理如影随形的信息化建设又将发生哪些变化呢?
金融危机加速企业变化
2009年1月,《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为了减少对中国产品的依赖,日本各大零售巨头正纷纷调整采购战略,拓宽采购渠道,加强从中国之外亚洲其他国家的采购力度。比如说,大型零售商伊藤洋华堂公司、以经营服装著称的贸易公司青山商事等企业已经开始增加从越南及缅甸进口服装及纺织产品;西友百货也已开始从印度进口家居用品。洋华堂认为,由于越南、缅甸和孟加拉国的商品价格比中国低15~20%,洋华堂要扩大从这些国家的进口。
一新闻非常明确地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企业原有的价格优势随着劳动力成本升高等因素的影响在慢慢减弱,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客户却越来越关注价格因素。更为严重的是,对外向型企业来说,金融危机还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他们本来就已经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业务更是雪上加霜。曾经赚得盆满钵满的外向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果不作任何变化,重塑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些企业将不得不面临倒闭的困境。事实上,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已经有不少这样的企业被迫关闭。
专家认为,中国企业要想在这场危机中重新获得生机,必须进行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的路劲有很多。比如说,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原来的价格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打开新的营销渠道,开发新的销售市场或者将销售重心转向国内;成本还有压缩的空间,通过管理优化来进一步降低成本;在劳动力成本更具优势的地方设立工厂,或者将生产外包给这些地方的工厂,等等。这种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势必要求企业改变其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对组织、流程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等因素进行调整。
欢迎访问延展咨询 http://www.extans.com/
图行天下:
鹤静疏群羽,蓬开失众芳。 晴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
佳文共赏:
张艺谋弄出了剧本,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张艺谋开始担心了,这未免也太土了,我们必须要加一些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时尚元素进去。于是张艺谋开始问身边的人,最近流行些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