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袋子瘪瘪,扩大消费何从谈起?


  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出口遭受重挫,国家的经济增长点也从出口转向扩大内需进行调整。尽管国家动用4万亿元拉动内需,但从前几个月的消费数据来看,消费依然徘徊不前。

  根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达到历史高点的17.2%。其中,10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2%,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市场消费增长尤其明显,1月-10月份,累计增幅高于城市0.8个百分点。

  老百姓不敢花钱,就是因为钱袋子瘪,钱袋子瘪,拿什么来消费?谁不想穿上名牌时装,住上宽敞的房子,开上豪华的私家车,携家人到天涯海角潇洒一圈。中国人素有储蓄的习惯,有理由,也有能力在保持经济相对稳健增长的同时拉动内需。但问题在于,我国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老百姓对教育、医疗、养老的担忧,使得人们依然未雨绸缪,选择继续储蓄。王炳南则称要重点抓好六项工作,包括扩大农村消费;增加城市消费;推动换代消费;开展信用消费;规范和促进网上消费;抓好节庆消费。但扩大消费不能只停留口头的政策层面,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能够提高人民收入的重要举措,适当提高个人所得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努力遏制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推进各项改革尤其是涉及城乡居民切身利益的改革,要统筹考虑,以不影响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为原则。

  扩大内需的核心问题是生活稳定保障和消费信心的问题,因此,当前政府的当务之急还是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如:养老金体系、医疗保健体系、住房体系、教育体系等,它们对于扩大内需意义重大而深远。只有人民的安居乐业,才能保证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也曾针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指出: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是扩大消费的主要举措;同时,也要保证建立覆盖面宽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不从根本上解决百姓收入问题,一切无从谈起。解决好大家的后顾之忧,老百姓自然而然就会消费了。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的中小企业面临困局,而近来国进民退的现象更加挤压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到收入能否增加,就业压力逐步加大,消费自然不能增加,因此,必须从源头上给中小企业以支持,推动就业机会的增加,这也是增加人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之一。

  此外,不要一提到改革就是涨价,昨天油涨,今天气涨,明天水涨,房地产更是涨疯了,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透支消费需求,这么高的生活成本,老百姓如何消费?决定消费水平的是收入,消费环境等因素,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影响老百姓消费的诸多因素,居民的消费才能增加,消费者信心指数才能上升,国家扩大消费的政策才能得到落实,经济结构的调整才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