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伟凭什么参选中国经济人物?


文/张书乐

    最近比较关注CCTV的2009年中国经济人物评选。特别是对其中几个新媒体的领军人物的参选情况比较关注。无他,自己是从事新闻行业的,加上也一直互联网,因此对曹国伟的关注尤甚。

    曹国伟凭什么参选中国经济人物?何以在18强中争夺10强席位,曹国伟凭借的并不仅仅是其新浪网首席执行官和总裁身份。更多的是他驾驶这艘新媒体航船,操刀互联网首例MBO,购买新浪约560万普通股,由此在新浪持股比例达到9.4%,结束成立11年以来股权分散的状态。而更重要的是其让新浪在金融寒冬之中逆风飞扬,以新媒体之姿,傲视于互联网产业之中。

    曹国伟的精明之处在于借势,博客不是新浪第一个在中国推出的,但却是新浪成功发扬光大;微博客今年刚刚起航,新浪在曹国伟的操刀之下,将微博客和SNS于博客进行绑定,从而形成了一个草根意见领袖民间话语权的集散地。这就是新媒体真正的一个趋势,作为媒体人的曹国伟深谙此道。不论增加多少人,自己网站的采访和评论永远填不满网民的需求,而借草根意见领袖百家之口,成一家之风流。也让新浪成为众多网民心中一个意见领袖荟萃、名流云集的观点性和指导性俱强的百家讲坛。

    曹国伟的另一精明之处在于聚合。门户网站往往局限于门户,而使得自己大而全,大而不当,特色面目模糊。而曹国伟以媒体人之姿领航新浪,尽管门户齐全,但新闻特色不减,这源自于同样的新闻来源,新浪在组合拳上打得颇有特色。以专题立标,将同类新闻聚合在一起,是新浪首创,尽管其他门户学的似摸似样,但新浪巧妙运用了意见领袖的聚合力,对每一个新闻专题,都辅之以全面而详尽的博客评说,将各方意见予以综合,从而形成新浪自己不言不语却非常具有导向性的观点直播。这颇为类似传统报刊上的社论。这一在新闻上的小动作,却树立了新浪在门户网站之中,强势新闻媒体的独特地位,也彰显出了新媒体的本色。较之只是简单聚合了各种新闻讯息而无分类分众的其他网站来说,其口碑远远超过之。起码在我认识的新闻同行之中,每日去新浪新闻检索新闻,早已经成为了日常惯例。而新浪为何能够在金融危机中逆风飞扬,以其新闻资源构建的庞大人气其实就是其坚固之地基,自然无往不利。

    新媒体如何做,曹国伟非常成功的用新浪之道做了一次全面的演示。十年幸苦铸成一剑,这一剑则是曹国伟给新浪树立的立站之本,仅此一点,新浪即可以新媒体之姿,立于互联网经济不败之地。而他拼什么参选2009年中国经济人物,这是我作为一个媒体人所理解到的一点点管见。或有偏颇,供人一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