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为川大的“偏才怪才”叫好!


 且慢为川大的“偏才怪才”叫好!

有报道说,四川大学在校内选拔的奇才偏才怪才也有了阶段性进展。日前,该校宣布已从4万名在读本科生中层层选拔出了4双特生”——具有特殊兴趣和特殊专长的人才。其中,物理学1名,化学2名,历史学1名。另有报道说,随着四川大学自主招生网上报名的结束,该校偏才怪才双特生校外选拔将进入第二阶段的挑选。经过初审、考核测试等一系列考试程序,该校校外选拔的偏才怪才将会浮出水面。

北大校长推荐制引发的口水仗刚刚停歇,四川大学又以专收偏才、怪才、奇才的校长推荐制而引来了舆论的围观。然而就在我们对川大破格录取奇才偏才怪才的政策而高声叫好的时候,笔者却由衷地好笑起来——川大在4万名本科生中层层选拔出的4双特生果真就是他们“宁缺毋滥”下的奇才、怪才么?而他们初审、考核测试等一系列考试程序的校外选拔果真就能使奇才、怪才浮出水面么?奇才、怪才经过他们的“培养”以后,还会叫“奇才、怪才”么?

【词语解释】奇才:是指才能非常或者才能出众的人,也就是指那些具有异常才能的的人。偏才:就是说某人某科特别突出而其他的学科却不尽人意、甚至差的离奇,也就是指那些只在某个领域表现非常突出的人。怪才:是指行为古怪、思想异常却常常能够发现真理或者做出非凡成就的人,这类人通常行为、思想异于常人,难以让普通人理解,且大多是无师自通、自学成才。

【问题质疑】一,四川大学将奇才偏才怪才三个概念并列提出,究竟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对偏才怪才的偏爱,还是根本就不懂得偏才怪才原本都是属于奇才的范畴?二,川大在校内选拔出来的“具有特殊兴趣和特殊专长”的“人才”究竟是偏才还是怪才?三,抛开偏才不说,怪才是经过“考核测试”出来的吗?四,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之下,怪才会不会有生长的土壤?五、怪才会自愿接受川大的培养?经过“培养”之后还能叫“怪才”吗?

【笔者观点】首先,川大的剑走锋、拳使招,可能会对老师、家长和学生产生这方面的误导,进而鼓励和推动某些学生因为厌倦某些功课而刻意去走偏才怪才之路。其次,当今偏才居多、怪才难求,这不仅是教育的尴尬,更是社会之现状,川大妄想以“考核测试”而得伯乐之名,实属图谋不轨、更是黄粱美梦。再次,即便川大是诚心向佛,但据当今国内大学之实力,奇才怪才虽进而复出者,亦不过是“泯然众人”的悲惨结局,绝不会有钱学森所期望的“杰出人才”出现。最后,四川大学之所以打出招揽天下所谓“怪才、偏才、奇才”的旗号,无非是对北大以30为诱饵、以实名推荐为招牌收获了一箩筐尖子生的事实眼热之下的“剑走偏锋”;无非是在放大了选拔人才方面非科学性的一面,从而使人们对其关注度到了病态甚至失去理智的程度,变相抬高自家的身份与地位而已!

【笔者结论】四川大学的使与北京大学的“另有图谋”如出一辙,并不值得叫好,也无须喝彩!

(李吉明20091221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