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为何不拿收购萨博的决心去搞自主?


北汽为何不拿收购萨博的决心去搞自主?

文/赤脚远行

——从某种意义上,笔者更倾向于认为,北汽收购萨博与一汽利用马自达6平台开发奔腾,却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区别在于,北汽一下拿了三款车型平台,花费了更多的代价,而一汽只是蹑手蹑脚地以“技术转让”方式拿下了马自达6一款车型。

左为北汽研发中心的效果图,在收购萨博完成后,这个中心要做的显然比预期的少很多。

 

在笔者写下上述标题前,实际上这样的假设早已经不存在。因为根据笔者掌握的内部消息,北汽几经波折之后终究是拿下了萨博的三个整车平台及相关技术。不过,迄今为止北汽的收购报价仍然是个未知数。据悉,北汽最快将于明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公布最近数周来收购萨博的最终“战果”。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牵动中外媒体的收购战。在整个2009年中国车市中,除了持续井喷的市场行情有如此热度外,没有什么新闻比下面两场跨国收购更引人注目。一场是以李书福为代表的吉利这家民营企业收购福特旗下沃尔沃轿车,一场则是北汽从收购欧宝到萨博的海外“淘宝”大戏。

 

当然,在此期间虽然也传出诸如腾中收购悍马这样的“雷人”新闻,甚至诸如上汽、长安和东风都一度成为海外并购的“绯闻主角”,而后起之秀奇瑞则扬言考虑收购欧洲古老汽车品牌,不过到最后,真正经历风雨又见到彩虹的,恐怕只能算是北汽收购萨博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北汽称得上是幸运的。

 

然而,从北汽一波三折的海外“淘宝”路来看,北汽海外并购之路走的同样是异常执着的。在启动收购萨博之前,北汽一开始“逐猎”的目标是通用旗下的欧宝,不过在麦格纳国际这样的强大对手面前,北汽几乎是没有经过怎么激烈的PK过程就被“屏蔽”了,虽然后来通用反悔出售欧宝那是后话。

 

今年7月在竞标欧宝落败后,北汽仍不甘心,很快加入到竞标萨博的行列中。这一次北汽大有不大目的是不罢休的来头。被通用汽车拒绝后,今年9月中旬,北汽与瑞典跑车制造商柯尼塞克Koenigsegg达成了收购后者少数股权的交易,并帮助Koenigsegg解决了收购萨博的资金缺口。

 

眼看着“曲线收购”萨博即将尘埃落定,可是11月底柯尼塞克突然宣布中途退出收购萨博,结果北汽又被柯尼塞克“放了一次鸽子”。随后,通用将萨博的潜在买家转向了荷兰跑车制造商Spyker Cars世爵,可是就在上周,通用对外发布消息称,“尽职调查期间出现了一些让双方都感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与世爵谈判破裂并准备永久性关闭萨博业务。

 

纵观整个充满戏剧性的收购历程不难发现:尽管北汽从未放弃对萨博的母公司通用发动收购“攻势”,但是只有等到柯尼塞克和世爵相继推出后,通用才拿“正眼”来一瞧这个来自中国的买家。从某种意义上讲,通用对北汽的不信任与生俱来,同为美国三大的克莱斯勒即便与其合资超过25载,不也是在一年前被北汽和奔驰踢出局,不得不卷起铺盖走人了吗???

 

在为北汽收购萨博车型和技术是否捡了一个便宜而喝彩之前,笔者需要指出的是,这毫无疑问是北汽为打造自主品牌而“纵身一跃”,至于北汽是摔个遍体鳞伤还是安全着陆,这当然都只是后话了,也完全可以由时间去评判。而从上汽收购破产罗孚技术再整合南汽名爵的艰难历程来看,后面的挑战远比买下萨博的几款车型技术要大得多。

 

笔者认为,北汽收购萨博车型技术来打造自主品牌,与上汽收购破产罗孚根本不具有可比性。

 

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是罗孚已经破产而萨博仍在喘着粗气。另外,上汽通过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这两个老牌的合资企业,自身积累的自主研发实力(尤其是在合资公司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也远胜过最近才打算成立研究院整合企业研发资源的北汽,因此,北汽不可能达到上汽基于罗孚技术那样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水准。

 

因此北汽要依葫芦画瓢,复制上汽在改造罗孚技术的那一套做法,显然是力不从心的。美国《华尔街日报》这样评价萨博的意向收购者北汽:“北汽自有品牌在中国国内市场并非主要竞争者,汽车产品的阵容只有很少几款老旧的SUV。”这家保守的美国媒体就差指名道姓的点出来,北汽现在生产的自主SUV,仍是停留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JEEP的水准。

 

从某种意义上,笔者更倾向于认为,北汽收购萨博与一汽利用马自达6平台开发奔腾,却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区别在于,北汽一下拿了三款车型平台,花费了更多的代价,而一汽只是蹑手蹑脚地以“技术转让”方式拿下了马自达6一款车型。相同之处就在于,对于一家缺乏独自研发实力的国有企业而言,要在最快的时间开发出一款拿得出手的自主品牌轿车,拿来主义是最好的捷径。

 

既然上汽可以买完双龙买罗孚再整出“荣威”和“名爵”,一汽可以借道马自达和丰田皇冠高出“奔腾”和“红旗”,长安可以利用铃木北斗星底盘火速推出长安“奔奔”、广汽可以借道本田、丰田即将到来的菲亚特嫁接出“广汽乘用车”,北汽为何不能买个萨博来当自主品牌汽车的模板?至于这个模板是不是最合适的,那并不是这些国企最看重的。(注:文章仅代表博主一家之言,本文作者系《中国周刊》汽车记者,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

 

相关链接:北汽收购萨博到底买到了啥?

【注:据内部消息提前披露,具体详情请以12月23日北汽在新闻发布会上,官方宣布的确认消息为准!】
  
1. 9-3、9-5BOM,所有CAD数模和图纸,9-3数据结构图, 9-5部分数据结构图。
  2. 所有9-3、9-5相关的、完备的技术设计规范、标准和流程(整车、系统、零部件)。
  3. 满足设计要求的试验/试制计划、流程和报告,CAE分析模型、计划和报告。
  4. 所有系统、零部件失效模式分析(可能不完全)
  5. 供应商开发管理体系:SOR(系统、零部件采购技术规范、要求、认可体系);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P-BOM(零部件采购清单);供应商清单;物料成本清单等。
  6. 整车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评估流程及文件;GCA Specs(顾客评审标准);白车身评审规范。
  7. 整车制造体系: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工艺卡;压床资料;车间工位布置,工位器具,物流等文件;模、夹、检具清单;模、夹具数模,装配手册;制造技术要求;终端检测设备清单及检测程序。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