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解决看病贵?囧!


【今天疫情】新增135例,总数达7879,在院人数129.

 

医改,解决看病贵?囧!

——体内价格结构调整难解看病贵

  

    昨天在汶川县城德州,没有信号,无法写博。近日,从电视和朋友信息中知道,大家对洋葱很有兴趣,有朋友说,我讲洋葱放在车上了,有朋友说,我请客总是点洋葱,也有朋友说洋葱的价格被你炒高了。其实,我不以为然,那篇文章虽然是转载,没有裁剪,文中对洋葱的作用带有传奇色彩,大家也不要太在意。洋葱不管怎么说都是健康食品,早在民间已成家喻户晓的“共识”,不妨在流感期间有意多吃些,无害。至于它确切的疗效,让营养专家研究去。

 

    今天谈一下“涨诊费降药费”将会有什么结果吧。

 

  日前央视新闻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要提高诊疗费用,降低药品价格。这一剂“药方”,能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专家认为难见成效。

 

  这里,我将在华夏时报对我的一篇采访的基础上谈谈各方的意见。想通过“涨诊费,降药费”的医改方案降低就医成本只是人们的良好愿望,事实上,会带来医疗费用的增加。以药养医已经不足以支撑医疗体系,我们的医疗投入还远远不够。

 

  ●网友给我留下的帖子:

   廖厅:新一年度的新农合缴费昨天结束了,大部分人都很快交钱了,但有一些人有看法,比如,一个盲肠炎手术,有医保的一千八百元,报销一半计,个人付九百元,不参新农合的八百元。不参新农合还少付一百元,农民参合的积极性有所打击,长此下去,新农合就完蛋了。

 

  ●我给华夏时报的回复:

 

  想通过“涨诊费,降药费”的医改方案降低就医成本只是人们的良好愿望,事实上,会带来医疗费用的增加。

 

  要想降低就医成本,老百姓自付部分要降下来,可是从我国的各个发展阶段来看,却是一直在涨。而美国的医疗费用虽然也在上升,但自付部分是在逐步下降。我们的费用一直在涨,主要是因为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导致药品价格的上涨,而新技术的不断使用,老百姓也表示欢迎,但是买单是问题,一系列问题铸就中国的就医成本偏高。而“涨诊费,降药费”的医改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只是“纠正”了过去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目前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偏低,如3000多项医疗收费项目中,只有大约1%是护理方面的收费项目。

 

  这证明以药养医已经不足以支撑这个体系,我们的医疗投入还远远不够,而想要降低就医成本,药价上涨是必定的,关键是谁来买单,关键看政府的投入和补偿。必须从根本上对现行医疗服务价格纠偏,将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落到实处。

 

  ●网友宝蓝汇李海林的观点:

 

  短期,这种医改方案不但不会降低反而会增加老百姓的就医成本。这种方案没有切入到怎样提高就医效率的根本上,即便是三五年后降低了就医成本,也是以增加财政收入、提高纳税人的税赋为代价的。

 

  为什么药价几次三番都降不下来?307种中标的药物目录实在太少,独家药品、中标好的药品得到越大的市场份额,价格就会越来越高,不可能下降。其实,此次医改方案只是看到了一个方向,降药价并不是目的,主要是要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以药养医可以说是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万恶之源”。想要从根本上降低就医成本,就需要对医疗体系进行绩效模式改革,从某种意义上,医务人员可以给病人开50元的药,也可以开500元的药,这不是任何调控手段能化解的,因为他们要吃回扣。如果推出绩效工资加固定工资的模式,将会弱化医生看病的利益性;所有的药品都要真实低价,将药品目录增加至5000种,不给医生制造吃回扣的机会。

 

  ●北京大学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翁永凯如是说:

 

  目前医疗体制方面的问题,不是把几方面费用进行一个调整就能够改变的,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在过去的3年间,药物降价也有过几十次,但是没有见到什么真正的成效,如果一个药品利润太薄,药厂就会把这个药品改头换面重新上市,老百姓并不能从中得到什么实惠。医院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开贵药、加大用药剂量、延长住院时间都是常见现象。目前整个医疗体系是一个失衡的状态,现在想把药价降下来把诊疗费用提上去,看起来好像是可以平衡一点,但实际上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体系的问题,而不是某一个环节的问题,就像过去药价调整过20多次,问题没有解决一样。我并不对这次调整抱有很大希望,医改需要一揽子计划,而不仅仅是调整药价或是某一项。

  

  有部分人认为“涨诊费,降药费”这种医改方案虽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就医贵的问题,但不会增加就医成本,主要就是改变目前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盈利模式。

 

  ●中原证券资深医药行业分析师王博:

 

  “涨诊费,降药费”这种医改方案虽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就医贵的问题,但不会增加就医成本,主要就是改变目前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盈利模式。降低药价也不是一刀切,我们依然看好基本药物目录的独家品种;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即医院的盈利模式将由“高价卖药、平价诊疗”向“医药分开、国家补贴、高价诊疗”过渡。在将药品加成率控制在15%以下之后,未来医院的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将从加价销售药品模式向“技术+人力”模式转变。

 

  ●中国儿童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导中心主任戴耀华:

 

  很多药品价格是虚高的,出厂价2元最后到患者手里是20多元,可是医生这么辛苦,一天的诊疗费用却是很低的,这都是不合理的。如果要降低药品价格,国家就应该完善监督机制,让药价真正能够降下去,如果药价能够切实降低,患者的看病费用也将得到减少。因为现在诊疗费很低,看病费用高都是从药价和各种检查的费用拉上去的,一次看病几百元基本都是药费,真正给医生的诊疗费用是很低的。

 

   加入我们的眼睛只盯着体制内的价格结构调整,不在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上落脚,医改要解决看病贵的初衷也许难以如愿了!但是医改依然要进行的,我们要向着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而努力吧!

 

    (我发现,在时速160公里列车上无法上网,不知道各位有体会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