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温总理那样做基层群众的信心使者


 像温总理那样做基层群众的信心使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下午3时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就当前经济形势、明年经济工作和其他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在回答记者关于频繁去外地考察的问题时,温总理说,我下到基层其实主要办三件事情:第一是传递信心;第二是了解情况;第三就是研究制定政策。(新华网)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zhibowenjiabaojijing/zuixin/200912/1227_9042_1489281.shtml

去工厂,进学校,访农家,深入基层一线,是温家宝总理的一贯作风,而金融危机发生后,温总理下基层的次数更频繁了,他老人家把传递信心作为到基层首当其冲要办的事情,让我们很受感动,也很受启发。

记得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温总理第一时间赶到灾区,部署、指挥抗震救灾,向灾区人民传递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为应对金融危机,温总理前往各地考察,讲中央刺激经济思路、方案,听基层发展存在的困难、矛盾,议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向大家传递的是战胜危机、企稳回升的信心。

温家宝总理用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官员下基层该干什么的问题。官员是基层的“主心骨”,是群众心目中的“靠山”,因而,每个官员都应该做信心使者,经常下基层,帮助基层群众树立攻坚克难、加快发展的信心,力所能及地替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告诉我们。

官员做信心使者,就要像温总理那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基层和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有哪些具体的困难、想法和愿望,在此基础上,共同研究、制定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对策,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也就是总理所说的第二、第三件事。

现实中,少数官员尽管也下基层,可往往都是走马观花,基层的困难看不见,群众的意见听不进,解决问题的办法拿不出,特别是遇到困难最需要的时候,要么看不到他们的踪影,要么用一些官话、大话、空话敷衍了事,有的还反而给基层群众增加负担,这样的官员当然只能让人失望,挫伤大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