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线城市已经很明显的房价泡沫,面对刚性需求逐步被投资性和投机性需求挤出楼市,面对泡沫迅速向二线城市扩散的风险加大,自经济工作会议以后,中央调控政策密集出击,准确击中楼市要害。但造成楼市泡沫的海量信贷已经深入经济基本面,房企在2010年资金富余至少2万亿的态势中,泡沫的全面扩散和调控的严厉出击,将成为10年楼市博弈的最惊险部分。
纵观整个年轻的经济体,回顾房地产仅全面市场化十几年的过去,看清整个依旧可以叫做是“政策市”的行业,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种泡沫的扩散和膨胀,势必招来调控的严厉惩罚!
为了不给某些别有用心的媒体“断章取义”的机会,必须强调三个问题:
第一、调控惩罚是区别对待的,不是一刀切!也就是“有保有压”,在释放合理住房需求的同时,打压投资和投机性需求,以达到充分发挥房地产对经济基本面的支柱作用的同时,防止泡沫扩大带来的崩盘恶果。
第二、泡沫虽然会招致惩罚,但楼市明年不会崩盘。即使楼市已经在一线城市捅了漏子,吹起了泡泡,但房地产依旧是国民经济的直接命脉,调控依然是采取疏导办法,而不是任由泡沫兴起和突然破灭。
第三、调控“压”的是房价,“保”的是楼市。二者绝不能混为一谈。
然后笔者回答几个问题。
1 泡沫为什么会招致调控的严厉惩罚?
答:泡沫其实是一种背离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形象,也是市场化无法避免的恶疾,而目前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在市场陷入这种死循环的时候,无一例外的用宏观调控这只手去调节,从而弥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弱点。我国作为人民民主国家,人民是名义上的主人,国家自然不会任由楼市泡沫膨胀,自然不会对于这种一少部分人对大多数人的赤裸裸的财富剥夺放任不管。而我们知道“沉疴用猛药、乱世用重典”,在国内经济基本面复苏的关键时刻,只有严厉的调控政策才能把这轮泡沫的副作用降到最低点。
2 调控会不会把房地产“一刀切”?
答:这个当然不会!因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直接命脉。房地产的基础性行业和支柱性地位,决定了他的产业关联度非常高,它的快速发展可以促进建筑、建材、冶金、化工、轻工、机械、纺织等60多个行业的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钢材的25%,水泥的70%,木材的40%,玻璃的70%和塑料制品的25%,都用于房地产开发建设,根据国家统计局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在中国每100亿元的房地产投资,可以带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出286亿元,其中房地产业自身10.98亿元。另外,房地产业在国家GDP的比重接近10%,是我国加大投资、拉动消费和解决就业的最佳行业。
3 楼市会不会在严厉的调控政策打压下崩盘?
答:不好意思,这个还真不会!结合第二个问题您想想嘛,一旦崩盘了,投机暂停了、消费被砍去一大块、失业人数激增……这岂不乱了套?政府一手垄断土地和银行,并且在这个“政本位”国家,怎么可能会让这样一个行业崩盘,至于某些专家整天在吵崩盘,那不是胡言乱语,那是一场盛大的意淫。
4 严格区分的调控政策该怎么理解?
答:其实还是年底经济会议定下的总基调“有保有压”力保整体经济稳定。举个刚刚出台的调控例子: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正式下发《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细则,其中明确:“自 2010年1月1日起,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这个政策不仅依旧鼓励自主购房需求的释放,同时抑制房地产投机。这里其实还有一个隐形的调控政策,那就是“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的标准问题。可见,调控者的手段是越来越高明了,正应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哈。
5 严厉调控政策出台目的是什么?
答:打压过高的房价,继续稳定和扶持房地产市场。这二者虽然很容易混为一谈,但您一定要把他们严格区分开来。打压过高的房价,是打击投资、投机需求以防泡沫蔓延,而扶持和稳定房地产市场,其实还是要利用房地产行业的支柱作用,为国民经济复苏继续做贡献。真是:见好就收,见坏就打压!
6 二套房首付5成会不会成为现实?
答:这个要看中央调控的决心,而决心要看楼市泡沫有多严重。如果楼市泡沫迅速从一线城市蔓延至二线城市,那么这种釜底抽薪的调控政策就很可能出台。所以,倒腾房子的还是要谨慎些,小心使得万年船嘛。
7 ……后续和其他问题,请参见笔者其他博文,主要问题就这些,到此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