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球经济进入再平衡的后危机时代,最有效的投资策略是回归盈利和估值的基本面,通过精选个股来创造超额收益。经济在复苏阶段时,景气回升较快的行业主要是先导性行业和受益于政策刺激的行业,经济回升的主要支点也集中在少数的几个核心行业上,当经济扩张持续一段时间后,在收入效应和财富效应的带动下,高端的消费品如地产、高档轿车、奢侈品等才会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现在经济处在复苏与繁荣之间的扩张周期。
基于这种判断,投资主线有经济进入扩张期下的主导行业、通胀预期加强下的投资机会、经济结构调整下的消费类投资机会、出口复苏的投资机会。2010年的投资策略可分为三条主线进行:一是经济周期性复苏支持下,在下游行业产品需求趋旺、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提升还尚需时日共同作用下,利润的传导先是反映在中游行业,行业利润从下游向中上游转移带来了周期类行业的投资机会;二是在国家“调结构”的政策引导下,大消费类行业中蕴藏的中长期投资机会;三是城镇化带来的房地产产业链上的行业投资机会。
首先是经济进入扩张期下的主导行业。房地产、汽车等经济先导型行业的复苏标志着中国经济将进入扩张期。历史证明,在经济进入扩张期后,政府的作用逐渐退出,市场的作用逐渐增强,主导的行业是房地产投资拉动下的建材、机械、钢材(4511,13.00,0.29%)和延伸的煤炭、有色和石化
其次是通胀预期加强下的投资机会。本轮危机下,全球政府大规模的货币刺激下,巨量的货币投放最终将带来通胀。此外,就明年来看,经济复苏下货币乘数作用(如美国等发达国家)、美元走势、大宗商品价格、粮食价格等因素都将增加通胀的压力。从历史经验看,产品价格较容易出现上涨并且在通胀中首先受益的行业主要是两类:一是劳动生产效率提升较慢,供给存在瓶颈的农业和上游资源型行业;二是在整体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消耗比重的工业品,如钢材、化工品等
第三是经济结构调整下的消费类投资机会。2008年我国全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 美元,达到了消费升级的区间,而今年以来房地产、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销量大幅上升也验证了这一点。与此同时,消费升级逐渐向三、四线城市渗透。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汽车、家电等行业将首先受益,紧接着医疗、餐饮、商贸、零售等行业。再进一步,中游行业也将受益,如钢铁、水泥。此外,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使得未来消费提升空间很大,2005-2015年是中国年轻人结婚、建立家庭的黄金十年。
第四是出口复苏的投资机会。由于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复苏,预期2010年中国出口显著复苏,在这一过程中,出口相关行业将迎来投资机会,如纺织服装、计算机、家具、文体用品等。但是,中国出口真正复苏的程度还要看全球经济复苏和再平衡的进程。
对A股整体基本面而言,市场资金供应将略小于需求,二季度股票供应压力可能最大。在时间分布上,上半年的流动性充裕程度明显回落,对市场估值可能会产生抑制作用;下半年政策正常化力度减弱,进而带来流动性相对再度趋于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