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


 
    作者:利奈尔 分类:易经讲义
 
    下面一句“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这一章是从古代历史的发展来说的,这里又涉及到涣卦,风水涣,上巽下坎。我们前面讲了要通,怎么才能通?社会政治制度这些要通达,人与人之间更要通达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一切通达的基础。怎么才能通呢?改革开放时期说“要想富,先修路”,所以首先就要发展交通。
  
          涣卦

  在古代,水路交通是最方便的、成本最低,只要有船往水里一放就行,所以要优先发展水上交通。“刳”就是挖的意思。“刳木为舟”,上古时代造船也很简单,一个大圆木头锯成两半,再把中间挖空就是一个独木舟;然后再“剡木为楫”,把木头削平制成桨,就可以划着走。“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我们看《系辞》的作者确实有些意思。前面明明讲的是另外一种通,讲治理天下的通,这里突然说不通怎么办呢?不通就造船。他就把抽象的通和具体的通拉到一起来说了。造船制桨的目的,就是为了人们之间的沟通。这样的交通发达了的话,人们就能够抵达很远的地方,就能够有利于天下人。最后一句“盖取诸涣”怎么说?风水涣。实际上这个卦象也很形象,上为巽,为风、为木;下为坎,坎为水。水上之木顺风而行,当然就是“舟楫之利”。这个易卦很形象,感觉上很到位。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水上交通发展好了,就要开始发展陆上交通。泽雷随卦,上兑下震,用这个比喻陆上交通,怎么讲?大体意思很清楚,“服牛乘马”,就是把野牛降服了以后变成拉车的家牛,乘马就是骑马,服牛能引重,乘马能致远,总之跟“舟楫之利”一样,也是要利天下。

        随卦

  但为什么“取诸随”呢?这中间仍然要通过卦象作一个分析。随卦下卦为震,震为雷、为动,过去的车子,尤其是木头轮子滚动起来就“隆隆”作响,由远而近地过来,隐隐约约就像打雷一样,而且震卦本来就有车之象。随卦的上卦为兑卦,兑卦是一阴入于两阳,其本为乾卦,因为一阴凌于乾阳之上,就形成了兑卦。乾为天、为健、为马,一阴凌乘于两阳之上,乾变为兑,所以说是“乘马”之象。随卦的下卦为震,是一阳入于坤卦,就是一阳顺服于坤卦,坤为地、为牛,所以震卦又有“服牛”之象。“服牛乘马”就是取象于随卦。另外,随卦这里还有前引后动之意,前有兑卦乘马之引,后有震卦相随而动,就是一幅牲口拉车的图画。总之,这里讲的就是上古时代发展陆上交通的情形。
  
  再往后,既然人们往来都很频繁了,水陆路的交通又很发达了,这个时候就容易出问题。所以下面一段:“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这就是要注重社会治安,就是要防贼防盗。重门,一道门还不行,还要用两道门,就像我们现在的双保险防盗门。“击柝”,就是晚上要有巡夜敲梆子的,这个治安手段直到近代都还是行之有效的。我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偏远一点的县城里都还听得到巡夜打更的吆喝:“各家各户,关好门窗,防火防盗啰!”这里的“重门击柝”,就是要把门窗搞牢实点,大家要互相提醒,因为交通太方便了,盗贼也来得快跑得快,所以要提高警惕,防止阶级敌人搞破坏。
 
         豫卦
  
  那么,“盖取诸豫”,这个又怎么讲呢?我们对每一个卦取象的道理都说一下,让大家有一点易卦取象的概念。雷地豫卦,你看这个豫卦的卦象,在五个阴爻中间放了一根阳爻在那里隔着,就像有一道门的感觉。豫卦的上卦为震,它的综卦反过来就是艮卦,也有门的意思。所以这里说是重门,就是一个卦里面有两个门的象。我们看豫卦的三、四、五爻组成了一个什么卦呢?坎卦嘛。坎为险,中间是个坎卦,就说明这中间是有危险的;同时,坎也为月、为夜,所以这个豫卦提醒大家,晚上要小心危险,要关好两道门,还要敲梆子要巡夜。《彖辞》说“顺以动,豫”,其中也有预备的意思,顺从于时节因缘,诸事皆有预备,以防万一,所以说是“盖取诸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