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蜗居》告诉我们不能“偷”!


                                           资深房地产评论员:文/丁延平

 

   近闻,《蜗居》被广电总局招回“整改”,停播是暂时的,但是以后大家看到的《蜗居》就是网上所说的“清纯版”。

   看完《蜗居》后续几集,悟出了一个道理:偷什么都不可以!包括偷情!正如海萍回娘家看望自己的闺女冉冉时,发现她偷偷拿了自己的东西时教育她那样:不要未经许可,背着大人拿东西!事实上,老一辈人也是这样教育我们的,良好的品质必须从小就要培养起来,树大成型,就难以再“纠偏”了,正所谓“从小偷针,长大偷金”!

   记得小学时代,我偶而在夏天跟随大点的同学到学校附近的瓜地里偷香瓜吃,其实也并没吃到什么瓜,纯属是游戏、娱乐、好玩而已。那时候由于年纪偏小、是非观念尚未形成,跟风偷瓜,其实是一种少年轻狂的无知!再大点就意思到那种“坑人利己”的行为是要不得的。

   反观《蜗居》中的悲剧人物海藻,其并非如我当初是懵懂少年,因为她毕竟大学毕业后来到了江州,此刻的她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意识形态已经建立,但其所为却令很多观众费解。为了姐姐海萍能买房、能有出租房住,她义无返顾走上歧途,背叛“最爱”小贝、心甘情愿地和宋思明这样的权贵人物苟且“偷情”。最后落得子宫被割、香陨江州的下场;而宋思明的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事情败露、逃之夭夭、一死了之!留给社会思考的是一大堆的问号!

    剧中权贵代表人物宋思明,也是败在了一个“偷”字!背着老婆偷家里的钱去“拯救”需要“帮助”的美眉,为的是寻找“性刺激”,这种背叛结发妻子、违背社会道德伦理肮脏交易自然“没有好下场”,腐败、堕落注定会走到生命的终结,应了那句话“玩火自焚”!

    诚然,商业社会让不少年轻的人们在观念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二奶”现象在沿海大城市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有些人为了超前过上“优质”生活,不想通过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艰辛的汗水去浇灌,甘愿走捷径、一步到位、一步登天!而富一代、二代中部分腐败分子又恰好满足了这些人的心理需求,于是就有了社会中的某些阴暗现象,比如某些城市因“二奶购房”现象而诞生了“二奶村”等等。

俗话说:近墨者赤,近墨者黑!笔者此前认识过一位在自己手上买房的“二奶”,后来她妹妹也由内地城市来沿海城市发展,当她知道姐姐的不齿行径之后,曾经和我信誓旦旦地说过,决不走姐姐的不归路,第二天,她凭着一纸大学文凭很快就在这座城市找到了一份安分的工作,但是时间久了她觉得自己一个月3500的工资何时才能去“供”一套房啊!再过了一段时间,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她也变得对高档奢侈品有强烈占有欲望了,经不起诱惑的她也加入了“二奶”行列!

    在房地产行业当中,变相“偷盗”的事件还少吗?比如沿海城市在90年代初兴起的“假按揭骗贷”事件,这就是变着戏法在“偷”银行的钱;无独有偶,去年金融海啸时代,内地也有不少开发商如此效仿,用员工的身份证去“骗贷”的现象大有存在。这也难怪人家开发商,为了度过资金链“鬼门关”,不得已铤而走险!归根结底,还是体制上的问题,说明银行审核不严,相关制度有大漏洞!

再者,“偷”来的东西,睡觉能舒坦吗?时间久了难免不得“抑郁症”!所以幸福生活,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还得自己亲手创造!假如海藻思想不出轨,与小贝这样本分的男子结合,完全是幸福的一对,难道非得靠“出卖肉体”才能享受优等物质生活吗?就像有些朋友说的租房也可以结婚、出租屋也可以作为“婚房”用,现实生活当中为什么有些人非得学海萍那样自不量力,为房子发愁一辈子呢?搞得最好还搭上来一个妹妹,最后还死在了这套房子上!

    所以,我们要时刻提升自己的“情商”智慧,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思想,不要让它“出壳”、去“伤害自己最爱的人”又“破坏别人的家庭”,这是很要不得的。

    总之,从《蜗居》我悟出一个道理,就是我们时刻要管好自己的思想,不要有“偷”的念头;只有走正当之路,不违法违背社会伦理,才能拥有塌实、舒坦、幸福的生活!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那就让他(她)为自己的选择埋单!我们一个大凡人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