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风大过、泽天夬


 
    作者:利奈尔 分类:易经讲义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这里又讲到古人丧葬的观念了。上古时代的人死了,要给他下葬也没得什么花样。“厚衣之以薪”,实际上就是用柴草之类、树叶树枝之类把尸体一盖就完了;“葬之中野”,就把他放在郊野,包上这么些柴草入土就完事了;“不封不树”,就是指这个坑上面不封土,把尸体放在坑里,上面盖上树枝草叶之类就行了,也不为他树碑立传,写上某某千古、永垂不朽之类的话。也有另外一个说法,就是古代人死了,他的坟头上都要栽一棵树,叫坟头树。但上古之人没有这些规矩,人死了就死了,这棵坟头树也免了。“丧期无数”,家死了人就哀悼一下,丧期也没有个定数,有些人也许死了就完了,鼓盆而歌就算了,有些人呢又呜呼哀哉,哭个三月五月一年半年的,大家都没有固定的规矩,没有定数。后来制定了丧葬的仪式,大家一般守孝三年,哭也不要太伤身体,寄托哀思就行了。有了这么一个定制以后,这个事情就能够中道而行,就不至于搞得太过。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棺椁现在一般看不到了。过去的老棺材,里面一层木头匣匣,称之为棺;外面还要套一层木头,就是椁。过去的普通老百姓,或者说平民死了,其葬仪是有棺无椁,不能套外面那一层椁的;只有贵族死了才能用椁。这是过去葬仪的要求。为什么要把葬礼看那么重呢?生死事大嘛!有了这一套葬礼之后,人生就不再显得那么粗陋、消极,好像人死如灯灭,一点想头都没了。对于死者来说,也能得到生者一种尊重,人性超越于动物性的那一面,对于荣誉和尊严的可贵追求,就容易体现出来。
  
  “盖取诸大过”,为什么要取象于大过卦呢?大过卦在汉易里就称之为棺椁卦、死卦。如果哪个人生病了,你为他打出了大过卦,那基本上就准备送丧礼了。过去生病的人很忌讳打出这个卦,大过卦和小过卦都很忌讳。小过之象是大坎,你看中间两根阳爻,两边各两根阴爻,整个就是一个线条粗一倍的大坎卦嘛,所以小过又称之为大坎,遇到这个卦是很难过的。那么打到大过卦,那就是必死无疑了,棺椁卦,要送棺材去了。我去年春节前就打到过这个卦,开始有点不信,因为那位师兄看起来好好的,我去太原之前的两三天,还碰见他骑着电瓶车在街上转。结果我们一家坐在火车上,半夜刚刚进太原站,就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说他在华西医院往生了。我们很多师兄们都知道这个事,说他走得太突然了。
 
         大过卦
  
  我们看大过卦的卦象,泽风大过,上兑下巽,兑为泽、为穴,就像地下挖个坑坑,中间是空的;巽为风、为入、为木,入到木头里面,也就有棺椁之象了。整个卦象就是把木头棺椁埋在墓穴之下,所以这个卦被称之为棺椁卦、死卦。《系辞》就说古之圣人所制定的一套葬礼,就是通过对大过卦的体会来制定的。
  
  这一章还有最后一卦,“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上古的时候,大家有事情都是用一根绳子把两头绑起,然后从中间一刀割开,一人拿一头,然后去做事情,做完了回来以后,大家就各自拿着绳子来对,对上了就说明我们两个人圆满完成了这个事情。它就是一种原始的契约。到了后世,语言文字发明了,大家就以书契为凭,基本上就跟现在订合同差不多了。这样记事情就比用绳子打结要清楚明白得多,而且遇到“老赖”也不容易赖脱,因为黑字白纸摆在那里,很清楚很明白的。有了这个书契当然就很方便了,县大老爷断案就证据确凿了,你看契约摆着,白纸黑字就在那里摆着,还不从实招来?!那么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做事也很方便。一般中国人都喜欢君子协定,“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但碰见伪君子,碰见小人,这个君子协定就不管事了。所以,现代社会讲究契约精神,朋友归朋友,真正做事了,还得契约先行,先小人后君子,这样白纸黑字,免得日后起纠纷。
  
           夬卦

  “盖取诸夬”,泽天夬,上兑下乾。兑有口舌之意、口舌之争;乾为天、为刚健。整个夬卦的卦象,就是以乾刚来决口舌之争,即以乾刚决兑,以刚健正直之心来判断口舌之争。那么判断的依据呢?就是这里讲的书契,用契约来作为解决口舌之争的依据。
  
  这一章所列举的十三个卦,我们就把它大体上讲完了。在这些卦中间,有的确实类比得很形象、很准确,但有些卦的类比就有生硬附会之嫌了。当然,《系辞》的作者在所列举的每一段后面,都说是“盖取诸某某卦”,盖就是大概嘛,大概如此、可能是这样,所以,这些有比附之嫌的易卦我们也不要太较真,作者不过是为了说明上古文明的历史进程而已。通过列举的这些易卦,我们能够从中找到一定的规律性,能够通过卦象来判断一些事情就可以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