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热点会转向大盘蓝筹股吗


核心提示:周五(125)两市风云突变,近期一向软绵无力的银行股、保险股忽然放量狂拉,与此同时题材股则纷纷跳水,大盘出现指数大涨而个股纷纷回落的奇观。今日金融板块三类个股为何纷纷揭竿而起?大盘继续上升,但是下跌家数明显大于上升家数。主力是否要使出:拉蓝筹股使指数继续上升,而让前期上升幅度比较大的股票步入调整。金融保险股为何集体飙升?大盘为什么会走出“暴升暴跌”行情?市场热点会转向蓝筹股吗?市场后市还会继续上升吗?下面予以逐一解析。

一、周五金融股集体爆发原因揭秘

1、银行股大涨原因分析

原因一:银监会:对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为11%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最新一期《中国金融》杂志上撰文称,目前银监会对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为11%.中国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建立动态资本和动态拨备要求。目前对中小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为10%,而对大型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则为11%.

上周开始有市场传闻称,中国银监会将提高对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至13%.其后,关于国内银行业再融资的谣言四起,有传中国银行计划集资超过一千亿元人民币,从而打击上周A股市场创近三个月最大周跌幅。不过,中国银监会上周一已表示,没有对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规模控制以及要求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至13%;但要求银行业合理安排年底前信贷投放节奏,确保信贷投放平稳持续增长。根据今年三季报的数据,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11.63%11.97%12.57%,均超过11%的水平,因而可见银行股无忧。

原因二:西班牙对外银行增持中信银行5%股份至15%据《金融时报》报道,西班牙第二大银行——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和许多西方银行的谨慎不同,123日宣布已追加10亿欧元(15亿美元)投资,增加在中国中信银行(China Citic Bank)的持股,巩固其在中国内地银行业市场的战略地位。BBVA之前持有中信银行10%的股份,但已行使选择权,增持该行5%H股。单一外资金融集团在一家中资银行持股比例的上限为20%BBVA表示,目前对中信银行的投资总额约为30亿欧元,使其在利用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中国市场所呈现的机遇方面,处于一个特别有利的地位

这笔新投资与许多西方银行的谨慎形成了对比,其中包括瑞银(UBS)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由于金融危机,它们被迫在今年缩减对中国银行业的投资。这宗交易还突显出西班牙金融集团的相对实力,这些机构正在推进全球扩张计划。BBVA及其规模更大一些的本国竞争对手桑坦德银行(Santander)在拉丁美洲都拥有强大的业务,还利用不断增长的资本储备,在美国进行投资。预计BBVA将动用其资本储备来支付这笔投资。今年前9个月,BBVA提高了110个基点的核心资本,使其核心资本在风险加权资产(衡量财务实力的关键指标之一)中所占比例提高至8%

2、保险股大涨原因分析 税延养老险开闸 保险三巨头受益最大

无论是细则对经营主体的十大条件,还是手握半壁江山的市场份额,个人税延养老保险试点在沪一旦开闸,保险三巨头显然是最大受益者。20074月该项目启动时,参与研究的公司多为寿险公司团险部及养老保险公司相关专业人士,主要是由于我国个税通过企业单位缴纳,因此,通过企业代扣代缴保证了这一试点项目的可操作性。因此,虽为个人年金计划,但试点初期仍以团险渠道为主,即个险团做。由此不难预测,试点险企在团险上的排位座次,将从一定程度上决定各家分羹几许。从一份内部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上海地区各保险公司团险(长险+短险)累计市场占有率,前三把交椅分别是中国人寿[33.18 6.14%]中国太保[27.12 10.02%]中国平安[59.92 5.38%],市场份额分别为:46.44%22.22%19.17%其中,长险的数据更具参考性三家公司2008年在沪长险保费收入分别为:33.82亿元、16.85亿元、10.15亿元,市场份额分别为:49.3%24.56%14.79%。沪上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剔除中国人寿及中国太保拥有一定外来劳动力综合保险业务量这个因素,三巨头其实在长险上的优势可谓旗鼓相当。其中,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的竞争优势在于拥有较多国企客户,而中国平安拥有外企客户数量较多,且在销售渠道和对渠道的整合上有明显的优势。

在旗鼓相当的大背景下,不久前的一次并购,可能又让中国太保多了一个取胜筹码。中国太保赶在试点之前将长江养老保险公司收于麾下,后者承接了上海180亿企业年金存量,在客户存量及人脉资源上优势明显。当然,上述分析的基础都源于项目在上海试点,若今后向全国铺开,那保险三巨头的竞争结构将更为复杂。投行人士预计,未来如有5000万人口投保,保险三巨头每股估值将上升2.5元至9.8元。

3、券商股大涨原因分析

原因一:股指期货很快就要推出来。在周四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期货大会上,原中国证监会主席周道炯表示:我在这里还是想再次呼吁,要加快期货法的出台。期货法从起草调研,经历了20年还是迟迟出不来。现在股指期货很快要出来了。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要加快把期货法推出来,只有推出期货法才能保证我们期货市场能够有规划、有保障,能够更好地发展。”他建议不能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出现监管失控、创新过度等,我们就因噎废食。

周道炯建议,要立足风险管理和工具,稳步加快发展国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特别是股指期货应该尽快推出。中国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实体经济支柱和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经济主体对大宗商品、汇率、利率的套期保值需求旺盛。周道炯表示,由于国内衍生产品市场不发达,有一些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套期保值方面不得不更多依赖境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但是在与外资投行进行的场外交易,透明度低、流动性差,因而隐含的风险就很大。

周道炯认为,透明的市场环境在降低风险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可以较好防范违约风险,因此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应该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市场,并从与实体经济相关的期货产品开始发展。他呼吁加快期货法的出台,并称股指期货很快要出来了。期货法据我所知已经研究将近20多年了,还是迟迟出不来。中国要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发展期货市场。现在股指期货很快要出来了。要加快把期货法推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期货市场能够有规划、有保障,能够更好地发展。

原因二: 深交所总经理:融资融券已准备好。日前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在参加一个会议时表示,融资融券已准备好,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将成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对冲风险的金融标的。她说,平台优势,多元化的交易平台,这是交易所的最大优势。通过这个多元化的交易平台,以后就会实现一个账户可以通买所有的基金,甚至就是所有的金融产品,这是交易所能够提供的。同时,还为基金产品创新提供了平台。比如说,如果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另外融资融券其实也准备好了,推出之后在交易所交易的这些基金就可能成为融资的标的,和股指期货对冲风险的金融标的,在这方面也是交易所的一个优势。

二、周五大盘走出“暴升暴跌”行情分析

消息面今天是明显偏空,主要可以概括为“五空一好”:其一、对冲小盘新股疯涨,下周发行节奏提速,偏空;其二、美国股市昨天小幅下跌,道琼斯指数昨天下跌0.84%。黄金、石油等有一定的回落,略为偏空;其三、深交所惩罚吉峰农机(80.890,-8.99,-10.00%)炒家,一账号停止操作三个月,偏空;其四、证监会前主席:指数期货很快将推出,偏空;其五、央行八周净资金回笼,共6870亿,偏空;其六、社保基金32%资金投资股市,前十个月获利12%,偏好。

只有最后的消息也偏好的。上证指数在银行、保险板块的带动下,十一点时上升到3310点。之后,空头突然发力大幅杀跌,上证指数一点十五分时,急跌到3214点。不到一小时上证指数下跌了近一百点。之后,多方又急速把指数拉起,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有不错的上升,最后收复全部失地。上证指数以3317点报收,全天上升52点,上升幅度是1.61%,深成指数全天上升125点,上升幅度是0.91%。指数今天走出暴升暴跌的行情。

三、大盘蓝筹股走出不错的行情

今天行情另一个特点是:大盘蓝筹股走出了比较好的上升行情。银行板块中,601998中信银行(7.27,0.66,9.98%)002142宁波银行(15.99,1.36,9.30%)涨停板报收,平均上升近百分之四。保险板块中,601601中国太保(27.12,2.47,10.02%)涨停板报收,平均上升超过百分之六。600028中国石化,601857中国石油也有不错的上升。正是蓝筹股的大幅上升,使指数在大部分股票下跌的情况下,仍然有一定的上升幅度。

今天市场的热点明显转向了大盘蓝筹股。投资者都非常关心这样的问题:市场热点是否会转向前期比较落后的,大盘蓝筹股呢?有专家认为:仅凭大盘蓝筹股一天比较好的表现,就判断热点转向,可能证据不足。从谨慎的角度,最好还是观察多几天再做判断。

四、后市会继续上升吗?

从今天指数看,大盘是继续上升的。上证指数今天再度逼近前期高位了。应该是多头力量占优势的,大盘是有可能继续上升的。但是,从今天大部分股票下跌的情况看,又是令人担心的。投资者有理由相信,主力会采取这样的方法:热点切换,让前期落后的大盘蓝筹股继续上升,带动指数不断上升。而前期上升幅度比较大的股票,就先步入阶段性的调整。所谓,指数继续上升,热点轮流上升,轮流调整。

                            200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