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已严重超载
岭南醒
通常来说,一个城市综合体或称大型聚居区都有一定的相应的自然环境及系统资源与之匹配,超出其承受度或让综合体系统结构出现紊乱甚至瘫痪,就可以称之为“超载”。目前,中国的大城市除上海规划发展遵守自然规律外,国内很多大中城市都武断地抛开城市的承载量盲目地以牺牲城市生存环境做代价来开展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它们盲目地编织各种社会资源,然后在这上面做文章,愚蠢地认为可以通过社会资源的聚散、分拨、调配、转化来加快城市的发展,殊不知这无异于杀鸡取卵、自掘坟墓,广州城市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今的广州人多、车多、建筑物多、高架桥多、地下隧道多,随之而来是一连串的“苦果”:人口多导致了城市人口综合素质偏低、文明道德意识低下、社会安全感较弱、幸福指数低;车多导致广州交通不顺畅、停车难、有害气体排放多等;建筑物多,造成广州的温室效应持续增强、房产开发造成大气的污染等;高架桥多以及地下隧道多导致广州整个地质结构出现的扭曲及变形,为日后的自然灾害埋下了祸根。
为何会出现上述这种情形呢?广州素来有“兼容”城市的“美誉”,天南海北、天才白痴只要来广州都能找着落脚点,广州成为收容所,成为大排挡式的都市,流动人口有增无减,相信有关政府部门无法统计在广州生活以及游来荡去的人口的确切数量吧,正是因为对人口数量、人口素质等信息的掌握不对称,致使政府依旧“不设防”,割开广州的胸膛笑迎八方来客,这也是广州为何一直作为办事工作的“省会”,而从不被天下人视为宜居、安居、定居的城市的首要原因。另者,还与外来的领导者、规划者、建设者无爱心无感情无节制的乱开发不无关系,我的宗族又不在广州,过来无非是过渡的驿站,当然为了政绩随意乱规划、乱开发了,前些年涌入广州的民众还没疏导完毕又有一大批涌入,而且人数天天在增加;前几年的乱开发没消化,又新立一大批项目,广州能不超载吗?再者,盲目的城乡一体话,城城联动化也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损耗,导致一体化的关联城市超载。超载的恶果必然会导致城市总体功能的紊乱,而城市机能的紊乱,必然又会导致城市运营的瘫痪。如果广州市从现在开始不预留3-5年的反刍期,那后果不勘设想,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如何规避这日益恶化的趋势呢?首先,回位恢复到广州的城市容量的均衡点上来,不要严重超载,准确摸清广州目前的固定住户与流动人口的数量,计算分析一下人均的资源使用占有率,然后将严重偏差的数字修正过来;其次提高进入广州的民众的综合素质,提高准入门槛,在这方面好好学学上海;另者根据广州的承受力来进行规划、开发、建设,不要盲目扩张,当达到发展最大边际的临界点时要管好自己的大脑和手脚,不要把广州给害了!
当然,上述肤浅之言只是想给大家提个醒,希望政府相关的专门部门如省科院、社科院以及其他城市社会与经济研究所的专家、学者能专心就这方面课题好好研究一下。切实为广州的生存与发展尽一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