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新闻发布会休矣


如此新闻发布会休矣
王旭明

 

    人说同行是冤家,我不是。尽管有许多发言人的表现还不那么令人满意,尽管有许多新闻发布会还相当不专业,但我理解他们的苦处,当下做到这份儿也不容易了。所以我说,能走到前台来张口说话的发言人就该表扬,就该鼓励。而这一例,我是实在忍不住要饶舌几句了。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最近发生了一个怪事,刚刚出生的婴儿被装扮成护士的窃贼抱走,这当然是不该发生的事情,这当然多少有医院的责任。在当日下午该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院长竟然做出如下发言:“医院和当事家庭都是受害者,医院将配合案件的善后工作,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将由司法机关确认。”发布会上有关人员介绍了案件经过和医院处置情况并多次声称医院制度严格、管理完善,甚至还将产妇在相关注意事项的签字拿出示众,以示医院的清白。
    就算这一切都是事实,医院就一点责任没有吗?不错,有可能医院制度完善、管理严格,也有可能孕妇签字画押主要责任在个人,但不等于因此院方就可万事大吉、高枕无忧,更不等于事情发生了就可以一推六二五。众所周知,我们身边发生的许多不幸事件,相当多的是在有明确规定和制度完备的情况下发生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当前中国许多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不是没有制度,不是没有规章,而是如何贯彻、如何落实、如何监督以及如何查处的问题。这是常识,而这位院长这种有悖常识的解释当然不能服众。
再退一步说,就算医院真的没有一点过失,不仅制度完善、规章齐全,而且贯彻落实得都很到位,且司法部门也得出事故医院无责的结论,也不可把医院和产妇相提并论为“受害者”,请问医院何害之有?如果小偷溜进医院算做“害”的话,起码医院的门卫、值班大夫以及楼层警卫都有失职之嫌,怎么能和产妇受到的伤害同日而语呢?至少,院长用词不当;至少,在司法机关没有明确责任前,院方单方面的调查报告其发布时机、发布用语和面对的发布对象都不够妥当。
    新闻发布会不是“会”。如果一定要说它是会的话,它也是一种具有新闻和传播意义的特别的会。什么是新闻?什么是大众传播?可以去翻翻教科书,用不着我来讲课,但可以明确的是,工作会议和向领导汇报工作既不是新闻,也不是面向大众的传播。新闻第一要素是事实,而且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新闻贵在真,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躲猫猫、周老虎、钓鱼执法、宝马飙车等事件最大的失败就是新闻发布失去了真实,而作为西交大附属医院的同行,南京儿童医院发生的幼童致死案后,院方的不实新闻发布也足资借鉴。如此说来,新闻发布会有它内在的规律,有它特定的要求,有它独到的效果,关键是否掌握了这种模式的运作特点和传播规律。
    事发后即开新闻发布会,这是一个进步。但更重要的是怎么开好新闻发布会,要有策划沟通、要精心安排、要周密讲究环节,更重要的是要及时有效全面准确的披露事实。还是那句话,把好事说好,把不好的事好好说。毋庸置疑,发生这样的事对谁而言都是不好的事,关键就看你能不能“好好说”。这既是知识技巧的问题,也是培养训练的问题,更是对公众的态度和对社会公信力问题。西交大附属医院的新闻发布会效果与此还相差甚远。不仅没有把不好的事好好说,让公众信服,反而招来质疑一片。纵观整个发布会,更像是事故分析会,情况通报会和在领导面前洗清自己罪名的“净身会”。
    无论如何,发生这样的事件,也是不应当的,院方实在不应该如此理直气壮、牛气冲天,更不应当连给记者提问的机会都没有,几位官员讲完拍拍屁股即走。如此种种,虽然担上了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的美名,却与真正意义的新闻发布会想去甚远。依我看,如此新闻发布会可以休矣,待事实清楚了、态度端正了、责任明确了再开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