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利奈尔 分类:易经讲义
下面就是子曰了:“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这两句比较重要。“君子藏器于身”,器是指的利器,本义指弓矢,这里引申为治国安邦的能力、本事。君子要治国安邦,惩恶扬善,必须要有真本事才行,你光学了一肚子之乎者也,到时候也没什么用处。所以,在明、清之际的一批知识分子,就批判东林党人、批判明代的那类儒士们,说这些人是“平时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好像大家的道德修养水平都很高,理论水平也了不起,讲起道来是玄之又玄,妙之又妙,但是真有大事发生了呢?那就只有“临危一死报君王”,到了国家危急的时候,你没有办法站出来作为中流砥柱,没有办法站出来挽救大厦之将倾,你只能“临危一死”。虽然这也不错,表现出了一个君子的节气,但死得冤啊!仁人君子不死多好啊,仁人君子能够力挽狂澜多好啊!所以,君子要藏器于身,才有行仁义之道的力量。
其实,作为一般人也经常是要有点“藏器于身”的感觉心头才安稳。前个星期看电视,偶然看到书院的心理姐姐在电视里做一个娃娃的心理辅导。这个娃娃很可怜啊!他妈妈好像不在,他父亲有点神经病,在娃娃睡觉的时候莫名其妙就把他的生殖器割掉了。这个娃娃一直在医院住着,心理上就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摧残。他很可怜,不跟人说话,内心都很闭塞,对外界充满了敌意。心理姐姐很有亲和力的,她过去跟这个娃娃聊天,慢慢取得了他的信任。这个娃娃拉着她说,来,我给你看我藏的一些宝贝。只见他从口袋里面先取出来一个双截棍,说是他用自己的东西跟人换的。心理姐姐问,你要双截棍干什么呢?他说防身用的!然后又取出一把小刀,也是防身的。后来还取出一些东西,总之,都是可以在关键时刻可以保护他的东西。最后,他好不容易从里面拿出一本书来,结果一看,这本书竟然是《三十六计》,他说要是全部学会这上面的计就好了。总的说来,他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受了这么大的伤害,没有办法依靠别人时就只有依靠自己,所以他这也是藏器于身。
当然,像解卦上六爻辞里面说的,如果是地位很高的人要想力挽狂澜,那么你藏的器,就不光是一点点刀枪棍棒之类的东西,你必须要胸藏韬略,要对天下大事有真正的韬略才行。所以“君子藏器于身”,我们不能学成一介腐儒,要学出一身真本事才行。
“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不括,是指没有障碍,没有阻碍。如果一个大人君子真正很有本事,一旦时机来临,该出手时就出手,就不会投鼠忌器。所以,真正是有这种大胸量、大抱负的人,他是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的,他不会在关键时刻左右摇摆。“动而不括”,他一旦行动起来,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阻拦他。“语成器而动者也”,成器,就是现成的兵器、现成的武器、现成的功夫。语,是语气助词,就是我们前面说了这么多,应该是“成器而动”才对,要有现成的武器、现成的功夫才能动。不是说等到你要用的时候,才病急乱投医,临时抱佛脚,那样就不行了。君子藏器于身,平时就要多多修炼、多做准备,一旦机会成熟了,随手拿出来用就是了。所以君子不发则已,一发必须要中的,不然的话,就会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
上面是就解卦上六爻辞所作的一番发挥,我们来看下一段原文:“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这里《系辞》的作者换了一个手法。我们看前面讲卦,都是先把这个卦引出来,然后才“子曰”一番,才引申议论一番。这里是先把“子曰”拿出来,先把结论说了,然后再把易卦里面的爻辞拿出来,证明这个结论是对的。这一段讲的是噬嗑卦,下面我们先具体来看一看噬嗑卦的内容是什么。
其实,作为一般人也经常是要有点“藏器于身”的感觉心头才安稳。前个星期看电视,偶然看到书院的心理姐姐在电视里做一个娃娃的心理辅导。这个娃娃很可怜啊!他妈妈好像不在,他父亲有点神经病,在娃娃睡觉的时候莫名其妙就把他的生殖器割掉了。这个娃娃一直在医院住着,心理上就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摧残。他很可怜,不跟人说话,内心都很闭塞,对外界充满了敌意。心理姐姐很有亲和力的,她过去跟这个娃娃聊天,慢慢取得了他的信任。这个娃娃拉着她说,来,我给你看我藏的一些宝贝。只见他从口袋里面先取出来一个双截棍,说是他用自己的东西跟人换的。心理姐姐问,你要双截棍干什么呢?他说防身用的!然后又取出一把小刀,也是防身的。后来还取出一些东西,总之,都是可以在关键时刻可以保护他的东西。最后,他好不容易从里面拿出一本书来,结果一看,这本书竟然是《三十六计》,他说要是全部学会这上面的计就好了。总的说来,他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受了这么大的伤害,没有办法依靠别人时就只有依靠自己,所以他这也是藏器于身。
当然,像解卦上六爻辞里面说的,如果是地位很高的人要想力挽狂澜,那么你藏的器,就不光是一点点刀枪棍棒之类的东西,你必须要胸藏韬略,要对天下大事有真正的韬略才行。所以“君子藏器于身”,我们不能学成一介腐儒,要学出一身真本事才行。
“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不括,是指没有障碍,没有阻碍。如果一个大人君子真正很有本事,一旦时机来临,该出手时就出手,就不会投鼠忌器。所以,真正是有这种大胸量、大抱负的人,他是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的,他不会在关键时刻左右摇摆。“动而不括”,他一旦行动起来,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阻拦他。“语成器而动者也”,成器,就是现成的兵器、现成的武器、现成的功夫。语,是语气助词,就是我们前面说了这么多,应该是“成器而动”才对,要有现成的武器、现成的功夫才能动。不是说等到你要用的时候,才病急乱投医,临时抱佛脚,那样就不行了。君子藏器于身,平时就要多多修炼、多做准备,一旦机会成熟了,随手拿出来用就是了。所以君子不发则已,一发必须要中的,不然的话,就会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
上面是就解卦上六爻辞所作的一番发挥,我们来看下一段原文:“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这里《系辞》的作者换了一个手法。我们看前面讲卦,都是先把这个卦引出来,然后才“子曰”一番,才引申议论一番。这里是先把“子曰”拿出来,先把结论说了,然后再把易卦里面的爻辞拿出来,证明这个结论是对的。这一段讲的是噬嗑卦,下面我们先具体来看一看噬嗑卦的内容是什么。

《噬嗑》,亨,利用狱。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火雷噬嗑,上为离卦,下为震卦。噬嗑卦辞是“亨,利用狱”。亨就是亨通;利用狱,有利于君子判案断狱,所以这个卦又可视为刑狱之卦。钟律师要注意哦,你们在司法界、律师行的人就要好好学习这一卦。为什么呢?因为它主要是讲君子如何判断案情、掌握刑狱的。
我们看它的《彖辞》是如何解释的呢?“颐中有物曰噬嗑”,颐,就是我们的嘴巴、腮帮子。嘴巴里面有吃的东西,就要用牙咬嘛,牙齿咬下来是噬,上下腭合起来是嗑。噬嗑就是这个意思。这里把噬嗑引申为断,因为有个东西在我们嘴巴里要咬断,所以断案的断,也是从这里来的。为什么说这个卦代表“颐中有物”呢?实际上,这个卦象本身看起来,就像嘴巴里面含了一个东西。我们看这个初爻,像不像我们的下嘴唇?那么上爻呢,就代表我们的上嘴唇,六二、六三、六五阴爻,就像是牙齿和舌头,中间的九四阳爻,就是嘴里要咬的东西。所以从取象类比的角度来看,这个噬嗑卦的确很像是“颐中有物”。“噬嗑而亨”,吃的东西都送到你的嘴里了,你只需要嘴巴一合就完事。如果到嘴的食物都咬不下、吃不了,那就说明你这个人太没本事了。所以,凡是吃进嘴里面的东西,那非得一口咬断不可,这样就能够亨通,能够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