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作者:利奈尔 分类:易经讲义
 
    “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这一句是讲的上下卦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爻之间的关系。下卦为震卦,是阳卦,故称之为刚;上卦是离卦,离卦为阴,所以称之为柔。上下卦之间可以说是“刚柔分”,同时你看上中下三根阳爻,中间被阴爻隔开,所以在爻位上,噬嗑卦也是“刚柔分”。那么“动而明”呢?下卦为震,震者动也,下卦一动一震,你的牙齿一合,也有震动之义;上卦为离,离为火为明,所以你两个牙齿一动,一下子就把事情干干脆脆、明明白白地了断了、解决了。“雷电合而章”,震为雷,离为电,雷鸣电闪的一刹那,就是“雷电合而章”,章者显明也,什么东西都看清楚了。闪电划破黑暗了,你就什么东西都看清楚了;紧跟着雷霆下来,那就是一击而中,不会有误。这是比喻君子断狱时精确无误、雷厉风行的作风。
  
  “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得上下卦之中者,就是六二爻和六五爻,都是阴爻,所以是“柔得中而上行”,它是从下往上,先震,震而后明。我们看六五爻是阴爻,阴爻居阳位,所以是“不当位”。“虽不当位,利用狱也”。虽然六五爻不当位,但是因为噬嗑的整个卦象,对于明断是非、辨别真伪是很有利的。作法官、律师的人,如果办案子的时候找到了噬嗑卦的感觉,那是一定相当的受用。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雷电噬嗑之卦,体现了古代创立刑律的先圣君王们,他们在量刑处罚的时候,如同雷鸣电闪一般迅速、严厉、准确。
  
  大家对噬嗑卦有了一个整体认识之后,再来看《系辞》这里的引文:“易曰:履校灭趾,无咎”,就比较好理解了。这是噬嗑卦初九的爻辞。“履校灭趾,无咎”,这是什么意思呢?从整个卦象上来看,初九爻是刚而无位,阳爻就很刚强嘛,但是它处于最低位置,所以是刚而无位。这是比喻一个无位之下人,其性格却很刚强、顽固,绝非善良之辈。那么这样的人,就有犯刑戴镣之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噬嗑卦之主,也就是主刑君子,对于这样的人,就要惩戒其于为恶之初,在他刚刚有点犯罪苗头冒出来的时候,就要对他进行坚决惩戒,使他不能继续作恶。“履校灭趾”,履是动词,指拖曳;校就是刑具。履校灭趾,就是一个人脚上拖着个刑具,把脚趾头都盖住了。无咎,为什么无咎呢?因为这是个小事情,刚刚只带了个脚镣,不是犯大罪,所以没有什么大问题。
  
  下一句“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诫,此小人之福也。”就是对噬嗑卦初九爻辞而作的引申和发挥。
  
  所谓小人,并不是真正的坏人,而是指一般自私自利,同时又没有头脑,喜欢跟风撵趟子这些人。你不能说他是坏人,但是可以说他是小人。你看这个房地产业热起来,有利可图了,乱哄哄地都跟着去买房子;股票热起来了,又乱哄哄一窝蜂跟着去买股票。当然现在的国学热起来了,很多人又一窝蜂去撵国学,当然,学国学是个好事情,这个风是跟对了的。为什么呢?因为通过对国学的学习,你能够由小进大啊,可以由一个小人慢慢变成一个大人。但是你跟其它追逐利益的风,未必就能如此。小人,实际上就是指一般缺乏信念、唯利是图的普通人。为什么现在小人那么多?理性一些来看,跟这个时代的风气有很大的关系。古人说“笑贫不笑娼”,那是对一个社会很严厉的批判,现在的社会风气就有这种感觉啊!大家都不去管礼义廉耻这些事了,为了财色、为了利益,什么弄虚作假的事都敢做。这些就是小人的所作所为。
  
  在这里,《系辞》作者就借孔夫子之口,对小人的形象进行了一个生动的描画,把小人的嘴脸全都画出来了。“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这些句子很直白,好像大家一张口,这几句也就这么念过去了,但仔细分析起来,就有点触目惊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