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连宁:房地产是中国的波将金经济?
金桔可称为中国人的圣诞树。每年春节买金桔来扮靓门面的年俗,快从岭南传染全国了。你还别说,对于拜金主义加爱面子的中国人来说,金桔还真是个画饼充饥的好道具:硕果满树,似乎收获满树金灿灿的金豆子甚至金元宝到家了,感觉这一年下来,真没白干哇!然而,这年俗我干过一回再也不干了。为什么?因为搬回家一看,原来满树硕果全是被铁丝和尼龙线编造出来的,架空出来的,比龚自珍贬为病梅的人工畸形盆景还扭曲,还虚假!成语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指的就是金桔。不信你尝尝,年桔全是酸苦涩麻的。烂熟至跌落一地,不但一个也不能吃,残局还难以收拾:枯枝大盆也大,保存没价值,扔了还连累保洁员阿姨。从那以后,我过年只买生机盎然的鲜花,再也不买虚假发财的年桔了。
同样,亲历了金桔般装点门面的海南的所谓“特区经济”后,我再也不喜欢虚假繁荣的房地产了。为什么?因为在我看来,今天中国的房地产不但像中看不中吃的金桔,而且,简直快成为政府装点门面的道具了。我这么说,不是在学克鲁格曼贬斥房市的“毒舌”,而是在说事实。去年回宁夏,发现高速公路边的农户全都建起了坡顶起脊瓦房,那崭新锃亮的红瓦在阳光下格外鲜艳,让人不得不悦目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一新!但我知道西北农产一向低廉,农民一向贫苦,不能不怀疑沿路哪来这么多新瓦房?一问,亲友果然苦笑:唉!你别光看房顶,看看墙面就知道了——原来,那些土坯墙或砖墙依旧,只是平顶旧房上架起了一个铁架假顶!这算什么?这不跟奥运前北京楼房的“平改坡”一个干法么:为好看而造假!又岂止北京,各地这两年不全都这么有样学样地装点门面么?中国的房地产一花独放,不就是个最大的面子工程么?
关于宁夏的假屋顶,亲友还解释,那是政府发补贴给农户的,要求公路沿线的农户必须改建。但农户宁愿不要补贴,也不愿架这个假屋顶!为什么?我不解。唉,你又不是不知道,“房平能赛跑”,是咱西北农房千百年来的长处,就为房顶上能晒粮哇。房顶架成坡型,粮食往哪儿晒?哦!我恍然大悟,原来强逼农民牺牲利益架空房顶,是个中看不中用的金桔。专供高速路沿线客人能看到的新农村,原来是个波将金村庄!
什么叫波将金村庄?就是中看不中用的村庄。波将金是俄罗斯凯瑟琳女皇的首席大臣。1787年女皇巡视全国时,每到一地,波将金都要提前到达去安排一番。怎么安排?就是装点门面,或油漆一新,或遮蔽一空,让那些贫穷凄凉的村庄看上去繁荣昌盛一些。这些装饰一新的虚假村庄,就叫波将金村庄。克鲁格曼举这个例子,是比喻上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经济就是波将金经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老实说,中国的房地产也是波将金经济。这么比喻,不但指它外表靓丽,内里腐败,还指它政绩显赫,惠民不广:中国城市面貌一新,但居民受益有限。就举一线城市为例吧。北京城建摊大饼似的都摊到六环外了,足以令奥运客人耳目一新了,却令北京人对交通苦不堪言——没有像巴黎、伦敦那样的放射线主干道,每一环都在绕方城,越绕越远!上海陆家嘴空置近一半的摩天楼群,足以给外来的世博游客以视觉刺激了,可给中国人带来的,只是企业营商成本的飙升和制造业的外迁。广州、深圳一再飙升的房价,不但令当地人怨声载道,也令想回乡置业的香港人望而却步。
说房地产金桔般中看不中吃,不仅是指高房价使民众生活更煎熬,不但苦于越来越买不起,勉强当了房奴更痛苦。而且,这种虚假繁荣的道具大行其道,对于实体经济的挤压与戕害是明摆着的。什么是实体经济?用克鲁格曼的原话说,就是“就业、工资与生产”——就业难不难?工资涨没涨?供给足不足?这才是民众受益于经济增长的真实体验。就业越来越难;工资不涨,收入纳税却越来越多;别说住房、医疗、教育供给不足保障不足,就连水电油气这类最基本的供给都快奇货可居、被人扼住咽喉勒索高价了,实体经济的恶化还不严重?一句话,一枝独秀的房地产为什么害人不浅?就因为它是个装点门面的金桔!
杨连宁:房地产是中国的波将金经济?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