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1978年,与改革开放正同龄,30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我已步入了而立之年,咱们国家也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中逐步富强起来。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生活习惯有了一个非常颠覆性的变化。譬如我以前读书喜欢躺在床上看,现却习惯于坐在电脑前读电脑屏幕———看电子书籍。
能够从读纸质书籍,彻底地改变成为读电脑屏幕里的电子书籍,完全得益于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科技的大大进步。作为现代人,可以说一日都不能离开对即时信息的掌握,而要掌握即时信息最快最完整最便捷且图文并茂的掌握,现在惟有电脑与网络了。电脑与网络,可以让人实时了解到自己需要了解了信息,这是30年前几乎不敢想像的。80年代初期,我上幼儿园读书时,读到“电灯电话”两个词语时,都很是让我对电器充满憧憬,更别说电脑了。
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从小学到大学,几乎天天不离书,别人背后叫我:书呆子,其实我那是读死书的人?完全是因为我太喜欢了解自己喜欢的各种书籍上的知识与信息罢了。那时候,还没有参加工作,袋里没几个钱,往往买不起自己喜欢的书,周末或寒暑假,不是泡书店,就是上图书馆,读书成为我不断进步的阶梯与人生的一大乐趣。
新世纪的第一年,我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当第一次领到薪水时,第一件事是买些最好吃的东西回家与父母亲一起分享外,就是到书店购买自己心仪已久的书籍。但是,读着读着,我突然对读纸质书籍,有些厌恶,因为太不方便,对一些想及时了解的东西,根本无法查找。于是,硬是节衣缩食数月后,我终天拥有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并且安装了电脑宽带网络,扑进了互联网的信息海洋里,慢慢遨游,贪婪地吸取所需信息与知识。即使看小说、杂志或报纸,我都是喜欢上网看网络版的,看纸质报刊杂志都不太习惯了。很多时候,我还喜欢边放音乐来听,边通过电脑看电子书籍呢!感觉这样的读书方式,很是很酷很惬意无比。
电脑网络,让我以前喜欢剪报的好习惯,更深感便捷了。几个复制粘贴保存,就可以把自己最喜欢的文章保存到分门另类的电子文档里,某个时刻突然想查找来读读,也很是方便的。电脑的保存与网络功能,在今年年初我到桂林灵川县大境乡参加抗冰保供电战斗时,就感受至深。
我与同事们一起抗冰保供电的地方是海拔1200多米的高寒山区,交通不便,离县城很远,环境很恶劣,但当有了手机信号后,我的笔记本电脑就可以利用无线上网功能上网遨游,看书读报,写稿发稿了。假如,当时电脑里没有保存的书籍资料与便捷的网络提供帮助,要把抗冰保供电的电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连续抢修电力线路,为山区群众送光明的感人事故写好,并发到《广西日报》、《广西电力报》等报刊电台上发表,肯定要困难很多。
从读纸质书籍到喜欢上读电脑里的电子书籍,这个小小的生活习惯的转变,却从一个侧面凸显出咱们国家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我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子书籍一定会与纸质书籍一样成为人们越来越喜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