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过节咱们还是不要“信高潮”的好


 

过年过节咱们还是不要“信高潮”的好
 
作者:求医网(www.qe.cn
 
此“信高潮”非彼“性高潮”请大家可以不要想歪了哦。每逢过年过节,相信大家对“信高潮”一定是深有感触:千篇一律的短信祝福接连不断,有朋友的、亲戚的,还有客户的,简直就是应接不暇,愁于应付,闹到年夜饭上也不得安生,被人称之为“信高潮”。在最近比较火爆的一家论坛上,一名网友说,本来过年大鱼大肉吃得上火,又收短信收到手机死机,回短信回到手发软,这“信高潮”实在是闹心。

 
本来短信送祝福是一件快捷、方便的联络感情的方式,但是为什么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甚至到了闹心的地步呢?

 
首先在手机短信的千篇一律,内容雷同,收得多了看了也没感觉。其次在于许多短信都是接受别人的祝福短信之后,未经修改地短信群发,结果产生了大量的垃圾祝福短信。经过调查,许多网友坦承,春节期间收到内容一模一样的短信不下10条,虽然了解到发短信人问候的诚意,但是心里还是稍稍的不快。

 
可恶的更是,一些人发送传情短信,也不仔细看看短信的内容,里面发送者的姓名还没来得及删除与修改就群发了出去,让人莫名其妙,尴尬无比。这样看起来大家的“高潮”实际是在相互忽悠的伪“高潮”。

 
对于“信高潮”的不胜其烦,来自深圳的求医网网友“刘寄奴”似乎幸运了点,过年的时候不小心丢了手机,眼不见心不烦,恰好躲过了“信高潮”的冲击波。

 
丢了手机也许是个拒绝“高潮”的好借口,但是有一些网友也指出,中国这样的关系型社会,崇尚“礼尚往来”,接到短信,“来而不往非礼也”总是要挑一些别人另外发的,回敬一条。结果大家互发垃圾短信,恶性循环,蔓延到了后来传统的拜年也被“短信拜年”代替了。
 
没有年味,没有人情味,更没有创意。看来过年过节咱们还是不要相互“信高潮”的好。假如真的挂念老朋友,想念亲人,惦记着客户,那么就在网络不太繁忙的时候亲自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吧。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以及作者版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