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失荆州,雅虎风云变色


  日前,雅虎(Yahoo!)公布财报,去年第4季收入出现8年来首次衰退,亏损3亿美元。甫于元月13日上任的执行长巴兹女士面临业绩和股价不断下滑、投资人强力游说雅虎进行分割,及Google等竞争对手虎视眈眈的压力。

  雅虎一泻千里,可归因于几项致命性的失误:1、发展模式受制于路径依赖。即企业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想复制过去成功的经验,或受制于成功时期资源积累,及决策惯性形成的一种追求成功的模式。雅虎在发展初期便取得入口网站和搜索引擎领域的领导品牌地位,对于非目录式的新兴搜索引擎缺乏兴趣与戒心,以致错过发展的契机,并忽视Googlet坐大的可能性,因而丧失构筑竞争障碍的时机。

  更不幸的是,在Google超越之后,雅虎又陷入老企业的业务庞杂困境,在搜索引擎领域里与Google的差距愈拉愈越大,只能在其后徒呼负负地追赶。

  2、赢者全拿竞争铁律,加上网路效应(neteffect)的等倍级数发展,一转眼间让雅虎失去网路产业的龙头地位。就如同奇异公司前执行长威尔许所言,只有在市场上位居第一或第2的企业才经得起市场衰退的考验。一旦产业龙头拥有绝对的市占率优势,就拉开了与第2名和第3名的安全竞争距离,这在网路产业尤为明显。

  龙头企业优势地位所造就的消费者体验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加上扩散速度的乘数效应,优势产品可以轻而易举的扩大市占率。网民的忠诚度低、制造黏性不易及转换成本低等特性,促使消费者货比3家,排行第2和第3的产品不易获得青睐。这是Google雄霸搜索引擎市场的理由,也是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原因。

  3、进入Web2.0时代,互动性变得愈来愈重要,用户不再满足于入口网站筛选分类后所提供的资讯,自己寻找、创造和交换资讯,甚至自己创建应用搜寻引擎已经成为主流的行为模式。

  面对需求行为的改变,雅虎没有正视,也没有及时把握,甚至反其道而行,执行重入口,轻搜索的发展策略,让Google不断壮大,无啻养虎为患,这与IBM当初因忽视作业系统的核心作用,而让微软趁虚而入,如出一辙。

  4、在部落格、社区和社会化网路(SNS)等新型应用的布局上慢半拍,让MySpace和Facebook捷足先登,也让雅虎丧失发展的先机,更遑论足以和维基百科相比的新一代杀手级应用的扩展。

  不知道观察变化、不懂得与时并进、不愿改变发展策略,3不让雅虎把自己陷在发展的死胡同里,造成今天的困境。

  相比之下,Google利用搜索引擎获得网路资讯集散中心的优势地位之后,拥有稳定的收益及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加上对市场需求的掌握和远见,不断推出新各种新型应用而独领风骚。当雅虎睡狮大梦初醒之后,不但发现难以撼动Google的优势地位,自己也丧失增长和创新的动力,更处于人、财两失的窘况。两年来,雅虎力争上游,从收购图片共享网站Flickr、推出搜索广告平台Panama、Buzz新闻聚合服务,到以Avatars、Profile、Shine等一连串服务投身SNS,仍无法扭转颓势。

  07年6月杨致远重披战袍,再度出任雅虎执行长,其实已暗示雅虎走投无路,注定将沦为收购猎物的命运,因为既然不能成为产业领头羊收割超额利润,就得成为市场的祭品。即使如此狼狈,历史不是没给杨致远机会。2008年年中,微软曾提出以溢价近60%、31美元的股价善意收购雅虎,但是杨致远要的更多,或是以此表态无意出售,导致双方合并破局。

  屋漏偏逢连夜雨,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的出现,让雅虎陷入股价狂泻、市值大幅蒸发、员工出走等恶性循环,无情地压缩雅虎浴火重生的时间和空间。

  过去,杨致远抓住网路风潮创造了历史;如今,雅虎漠视网路趋势和历史进程的发展,而把自己埋没在历史潮流中。这不是历史的错,而是历史给杨致远和雅虎的教训。

  雅虎也带来一个启示: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是市场和企业的试金石,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再次得到验证。能够通过考验生存下来的网路商业模式,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模式。经历过巨风骇浪劫后的公司,才有坚强的韧性、体质和生命力面对挑战。市值已超越苹果的Google,或许就是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