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四大指标最后的堡垒——“住”
衡量幸不幸福,老祖宗给了我们四大指标——衣食住行。吃饱是幸福吗?穿好算幸福吗?开宝马奔驰幸福吗?这些问题如果让老祖宗们回答,答案肯定是“是”(当然老祖宗不知道宝马奔驰是什么),但是,现代人的回答就会大不一样,尤其是当今的城市居民,他们的答案是:一个不能少!个个都要好!
喝牛奶吃面包,穿有奢华皮草,行有大众宝马,你幸福吗? 20年前,吃上面包叫幸福,喝上牛奶叫奢侈,而现在,不要说一般人,就是家里养的宠物,喝牛奶吃面包也是常有的事。现代人的胃口越来越大,单纯的物质享受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需要更高级的“幸福”——良好的居住环境。
2006年底,一项被称为“中国15大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开始在网上悄悄展开,这次调查涉及华北区(北京 、天津 ),东北区(沈阳 、长春 、哈尔滨 ),华东区(上海 、南京 、杭州 ),华南区(广州 、深圳 ),西部地区(成都 、重庆 ),中部地区(武汉 、郑州 )等中国主要的城市。 本次调查的主题是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所谓“幸福指数”,调查机构CTR认为是居民对于他们生活现状的总体满意程度。同年底,《深圳特区报》发起的“2006全球幸福指数人居奖”又一次把“幸福指数”推向高潮。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今后中国将推出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一些新的统计内容。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即将推行的幸福指数却偏偏要逼着你回答——“你幸福吗?”
而早在2006年03月初各地召开的两会上,对“幸福感”、“幸福指数”的关注就已经多了起来。而在两会前,北京市统计局在发布的调查中头一次将“幸福感”正式纳入和谐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
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孟建柱在江西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式上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同志不仅要关注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若干指标,更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使GDP与社会成员的幸福感同步增长。”
上海市将事关民生的指标定为约束性指标,计划到2010年,让98%的市民得到各类社会保障,10%的老人享受社会化养老服务,社会安全指数达到100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85%……
“5年前,一个人有一套西装就了不起了,现在不仅要准备三四套西装,还要有休闲服,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从‘穿温暖’,到‘穿文化’;从奔小康到讲究个性化,这就是老百姓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追求‘幸福感’的一个大变化”———一位做了10几年服装生意,曾荣获五四奖章的成功人士代表这样理解“幸福感”。
“关注幸福感,其实是对我国以前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反思。”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认为,过去过分迷信GDP,结果人们发现,经济发展起来了,GDP也上去了,生存环境反倒变差了,空气污染、城市噪音、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开始显现。能掉过头关注人们幸福不幸福,这是个进步。
英国“新经济基金”组织发布的全球幸福指数调查显示,中国在排行榜中居于第31位。“新经济基金”组织在其网站上指出,“幸福指数”旨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源利用有效性”。简单而言,就是能否花费最少的资源让人们过上最幸福的生活。
当前,“幸福指数”已经成为北京、深圳、杭州、西安等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汇,包括深圳社科院在内的多家权威机构也纷纷围绕“幸福指数”展开了调查研究,而近在咫尺的广州人,此时也发出了“你幸福吗?”的呐喊。
21世纪的今天,在衣、食、行都达到了相当水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最后一个幸福目标——“住”,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广东,对住房的要求呼声最高。几乎所有的调查结果均显示:中国的城市居民们普遍将“安居”作为考察“幸福指数”的一项最重要指标。
在“中国15大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中,6个调查指标几乎有4个和“住”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中“居住指标”(附图)和“物价指标”(附图)中房子是最重要参考指标。虽然这几张表格的准确性还有待考证,但通过对这几个表格的观察相信能给我们些启发。
广州人,痛并快乐着
“在我看来,拥有自己向往的居所就是一种最实实在在的幸福。”一位广州市民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我觉得不管房子本身是小公寓还是豪华别墅,只要与居住者心中的愿望相吻合,就能萌发出强烈的幸福感。”
这一声音也许是广州大多数市民的代表,然而,幸福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近年来持续高涨的房价让那些持币待购的消费者望而却步。2004年到2006年,广州的房价以每年20%的速度上升,同一地段的楼盘价格已经从最初的4千元/平方米涨到2006年的8千、一万甚至更多。“幸福”的最后一个指标似乎成了“无法完成的任务”遥遥无期,抱怨、指责、咒骂同时指向高起的房价,不和谐声音不时传来。面对这种局面,在国家相关部委宏观调控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广州市相关部门并没有坐视。。。。。。。。。。
2007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结束后,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掷地有声:广州将全力以赴把房价压下来,至少要稳定在合理的水平。中低收入者如果想买房,不用着急,我认为房价肯定会降下来。
张广宁说:“广州未来5年的廉租房建设计划以及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计划都已经公布了,我认为广州的房价肯定会降下来。所以我提醒中低收入者,如果想买房,先不用着急。” 此言既出,广州大哗,震动全国,支持、叫好、怀疑、斥责、嘲笑各种声音充斥中国地产,
张广宁放出这样的狠话是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但至今干预房市最厉害的撒手锏还是“穗七条”。
2007年3月 26日下午,广州市市长张广宁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了由市国土房管局、市建委和市规划局联合制定的《广州市关于加快住房和土地供应,加强住房管理,稳定住房价格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该《意见》是为抑制广州市房价过快增长,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协调、规范发展,满足市民多层次住房保障的需求,根据国家关于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政策并结合广州实际而制定的。《意见》就努力增加住房供给、增加住宅建设用地储备和供给、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破房改造、加强市场调控和管理、简化审批流程等方面提出了七条具体措施。
张广宁强调,要从不断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出发,努力稳定住房价格。现阶段,房价偏高、增长偏快已经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住房问题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两次讲话,从“决心降房价”到“住房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让广州广大普通市民看到了希望,网友:baa269937 声言:以前都是看到稳定房价的政策,现在终于看到一个要压低房价的,不管怎么说,拭目以待吧,市长先生不要辜负大家的希望啊。
这种声音代表了广州大多数市民的心愿,但对“房子”的渴望与梦想是一句话能够概括的吗?几十年的辛苦与努力在这一句看似“无力苍白”的语言里似乎还没有表达完整,也许是这位网友不自信或不敢相信,毕竟,活了几十年这样的事他还是第一次听闻!
网友baa269948说:如果房价再持续上涨,社会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当政者会面临信任危机,我们的党是英明的党,这一点不会看不到,所以我相信这位市长所说。
网友cuckoo_chan对此充满信心:张广宁市长掷地有声的话语让人欣慰。广州将全力以赴把房价压下来,至少要稳定在合理的水平。这对于居高不下的房价,对于某些投机的房地产商们,无疑是一重磅信号,显示了政府的决心和态度。当然,房价到底什么时候能降下来,能降多少,这也绝非张市长一人所能左右的。但我相信,张市长此番话语绝非随口说说,不是闹着玩的。无论如何,敢于站在媒体大众面前掷地有声地说“房价肯降”,的确有些勇气。至少表明了政府的态度,表明了关注百姓住房的态度,表明了与中央政策一致的态度,表明了打击房地产泡沫的态度,表明打击房地产腐败的态度。值得大加赞扬。
随后的一系列政策更让广大市民看到了希望,5月8日,中共广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若干问题的决定》,有人称为“广州民生66条”,“广州民生66条”,对于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66条”都规定得很详细,每条措施又指定了相关责任部门,并明确了时间进度要求,显示了广州市委、市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取信于民的决心和信心,也无疑增加了各责任部门的工作压力和动力。
一位广州市民说得好:会展中心、新机场以及2010年将落成的“世界第一高塔”这些城市新地标,让我感到脸上有光;“穗66条”这一桌丰盛的民生大餐,则让我觉得心里很舒服。
这些惠农政策说明了广州市委、市政府把农民问题作为“民本为先”的重中之重。农民目前的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解决农民问题,就无法体现广州的城市实力。
而就在此前 广州市“五一”之前已经配合“穗七条”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的通知》,明确了有关规范商品房预售行为、预售款监管、公建配套、交易登记、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房地产估价和市场监督检查等八大方面28条市场监管措施。此《通知》更加严厉细致地对广州房地产行业进行了规范。
广州韩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世同认为,28条的出台可以看出房地产市场管理更加的细化,这已经是较大的进步。
更令人欣慰的是,广州18个新社区的建设已经让广大广州市民热血沸腾了,截至5月20日,18个新社区项目已经有4个项目已经动工,预计今年竣工,近期还将有四个项目动工。这些消息对广大广州市民来说都是好消息,借助上面那位广州市民的话,作为一个广州人,你不感到“脸上有光,心里舒服“吗?
苦痛过、挣扎过、经历过,最后梦想实现,也许这就是幸福。一如一个人死而复生后的那短短几分钟;也许这些还不能助你立刻实现梦想,也许你还处在痛苦的深渊,但是,对比过去和其他地区的居民,你还不感到幸福吗?你没感到幸福现在离您越来越近吗?
究竟幸福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