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时光不饶人呀,儿时的玩乐情景还如同昨天一样,历历在目,可我却已步入不惑之年,一晃39年流逝而去。每每展开回忆,看到慈祥的、驼背的、拄着拐杖的、右胳膊无法伸直的、步履蹒跚的父亲的背影总有种酸楚的滋味涌上心头,父亲今年即将80周岁,再过两月就是父亲80大寿了,我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给父亲过好80大寿,极尽享受天伦之乐。
望着父亲的背影,耳旁不断回响起他的谆谆善诱、嘱托做人的道理、煞费苦心的关怀,心中感慨万千:感谢老父亲给予了生命、感谢老父亲的关爱陪伴我走向成熟。
望着父亲的背影,不觉回忆起老父亲的苦难人生历程。听父亲说过:他年轻时因家境极度贫困而无法上学,至今完全是文盲,居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那时为躲避战乱也为谋求一条生路而毅然外出 ,一路边奔波边打工干活养活自己,直到在莱钢集团落脚,成了一名炼钢工人,勤劳能干的父亲还当上了“炼钢炉”炉长,期间生育了我的大姐与二姐。1958年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厂子下马,父亲被就近安排在一煤矿工作,就在下矿井的当天,事故发生了,有两个工人被砸死,父亲幸免遇难,其后矿下还发生了多次事故。此时的父亲便动起回家的念头,因若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他若有所闪失,母亲和两个尚幼的姐姐将失去赖以活命的生活来源。那时由于生活品极度匮乏,在城市社会上流传着“五级工、六级工不如回家种颗葱”的俗语。为此,父亲毅然领着母亲、两个年幼的姐姐踏上回家路程,到家后因只有一处房子被小叔家人和爷爷、奶奶居住。父亲便在村边的空旷地上用破旧的塑料薄膜搭起简陋的“帐篷”居住,不知道那时的酷暑和寒冬,父母和两个姐姐是如何煎熬度过的,肯定受了很多苦。在帐篷里苦熬了三年后,在父老乡亲的帮助下,父亲盖起了五间低矮的土坯房,终于有自己的房子住了,那时不知父亲会有多高兴,期间大哥又降生了,沉重的生活负担又促使父亲外出打工,直到1970年五弟降生,父亲曾先后外出干过:跑船、工厂打工、在建筑工地做饭等工作,那时父亲在外总是极力节俭,省出不多的钱来维持包括爷爷在内的九口人的活命,期间为能分担一下父亲的生活重担、也因生活贫困大姐自始没有上学。听父亲说过那时对孩子的照看是“大孩照看小孩”,衣服是大孩穿小了打上补丁再让小孩子穿。从1974年我5岁开始记事起,父亲已在家干农活,10口人近15亩地由我父亲在大姐打帮手的情况下朝夕劳作,为挣得一点钱补贴家用,父亲还利用农闲时间卖“麻花”、磨面。自我记事起总会看到父亲默默不住地劳作,难有休息时间,甚至因过度劳累导致驼背、右手将永远无法伸直,是他用勤劳的双手支撑着10个人的家庭,不知受了多少罪,每每想到这些,望着老父亲的背影,油然产生对老父亲的敬仰之情,父亲矮小的身影忽然变得伟大起来。我发自内心地想对老父亲说:父亲您用勤劳的双手养育了我们,培养我成人,也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您虽然一生平淡无奇,可您的苦难人生历程、您的父爱和高度的家庭责任感会时时激励着我积极面对一切,我会极力孝敬您的,让您安享晚年,享受天伦之乐。
望着父亲的背影,回忆起父亲对我上学的严加管教, 虽然父亲目不识丁,可对上学学习的要求可谓苛刻。从记事起已记不得父亲因为我小时放松学习而打了我多少次,在父亲心目中宁可他少吃一口饭也要极力供应我们上学,哪怕是向左邻右舍、庄里乡亲借钱(有时为借一毛钱而走过十多家才借到)。现在回想起来发自内心地感谢父亲,是您的严加管教、是您的重视程度促就了我直至大专毕业走向社会。父亲培养了二哥、我、五弟相继完成了大学、大专、中专学业,二哥还是村里的第一个高考录取的大学生,在村里得到了良好口碑。我们上学时曾指着父亲驼背的背影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说父亲是老“弥汉”的人变得对父亲羡慕起来。
父亲60岁那年,我们分了家,自那时父亲不再操劳,我们兄弟五个对父亲孝敬有加,在村里属于晚年非常享受的一类人,好多老人和父亲聚在一起总会羡慕我们对老父亲的孝敬,我想那是我们应该做的,试想:连给予自己生命、培养自己成人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何谈对社会上任何人存在真情?老父亲目前因脑梗塞、心脏病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我们会更加关心老父亲,促使父亲生活质量提高,让老父亲长寿百岁!
父亲的背影在我心目中将永远不会消失,望着父亲的背影引发的回忆和思考就是一笔人生财富,我愿学老父亲的精神,象老父亲那样勤劳、坚毅、对家庭高度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