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性质与原理》代序
危机是必然会发生的,犹如秋天过后,冬天必然到来一样。这世界的运行规律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人们开始非常关注经济危机的原理。曾经与韩和元打赌,赌中国的经济危机,“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我们可以这样的推论:中国和美国正在将全球经济拖入一个衰退周期,我们知道这一周期的繁荣,事实上是完全有赖中国和美国的经济的,也正是因此,学界将其称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两架马车,但不幸的是这两匹马是被人为的注射了心奋剂的。如今它们已经进入心奋剂危害体现症时期了。”这是他的观点,由此,其敏锐的觉察到经济危机的可能爆发,于是,我们便有一赌,我认为经济危机还没有到爆发的时候,而他觉得已经开始。
但是,不管我们的观点是如何的不同,形如水火的状态观点,其对于经济危机的基本原理,我们却是相互认同的,这是很有趣的现象。
韩和元对于经济危机的性质与原理,旁征博引,可以让读者获得广博的知识与思维借鉴。我们仔细的去阅读,会发现其文章的第一部分,很多东西只有开始,而没有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他聪明的留下了空间,让读者自己去理解。这世界上所有的观点与认知,都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别,在不同的时机,不同的环境,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与立场,都会带来差异化。
我不是经济学家,所以,我并不完全信奉所谓的“市场主义”。与韩博不同的地方,我们在阅读政治经济学时,我看重政治两字,认为这是所有的主体,所以,韩博批判我是“精英主义”,韩博看重经济二字,认为经济才是所有东西的主体,所以他是市场主义者。我认为交易活动有两种不同的属性,其中一种是“迫使对方服从自己意志的暴力行为”,所以,根本不存在理想中的“市场”,当全球都开始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学习时,各地政府大量背负国债,以计划经济的模式,刺激经济,让经济恢复,我认为这是一个进步,而韩博认为这是一个倒退。
人类的行为模式,经济模式,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同时,我也不是一个哲学家,所以,《经济危机的性质与原理》,又让我可以去验证我的哲学观,意味深长的是,我从这些文字中,找到完全符合我想法的东西,验证我的思想与观点的东西,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
本书的第二篇,我们清晰的看到韩和元理论,经济的发展之旅,人类探索之路。我不知道“政治经济学”这个字眼是由谁最先提议出来的,但是我们抛开所有繁复的枝节,我们只会看到最后的两样东西:政治与经济同在。这是我们从所有的经济类书籍中都看不到的,政治是经济的手段,经济为正而政治为奇,有正无奇,不能利,有奇无正,不能持。古老的中国哲学,完美的解决了所有的经济学中的派别之争。可以预见,以倡导“自由市场主义”的美国,将不可避免的陷入经济学理论混沌与茫然的争论中,这种争论,将导致他们的经济停滞。没有崭新的经济理论支持的组织,是茫然无措的组织,会产生一段时间的随波逐流,在这个宝贵的黄金时间。我想,有一日来自东方哲学思想的书将可能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因为奥巴马太需要一种划时代的经济理论,来打击民主党的“自由模型”了。
经济模型两元论的诞生,将会成为一种主流模型。我们都知道,资本是具有贪婪的属性的,而这样的贪婪会逐渐让这世界失去平衡,它既可以加长春天的时间,也相应使冬天更为漫长。它会具有让地球资源被无休止的过度开发,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任由所谓市场导向,实际上就是让资本一家独大,因为利益驱使,他们会像蝗虫一样,对于目标蜂拥而至,只有当完全破坏目标后,他们才能停下。而政治,是站在战略的高度,对财富的过度集中,对资本对资源的开发变成破坏的临界点时,进行必要的调控。
不管经济也罢,还是企业也罢,实际上我们时刻都处在危机当中,只是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面临的危机有些不一样罢了。只要我们不在关键的时刻,犯下关键的错误,那么,我们就可以化解危机,这次的金融风暴,只不过是一外因,处理得当,冬天就不会立刻到来。真正要命的是那些危机的内因,内因不除,危机随时来临。这正是一个好的时期,因为关注,所以我们可以去发现问题;因为惶恐,所以,我们可以在阻力最小的情况下,改变它。但我们能改变多少?政策是人制定的,制定的方向,以及执行的坚决性,决定了最后的结果。经济危机并不可怕,它是资本的必然产物,真正可怕的是我们的调控手段,我们的政治思想。
我们的政治思想是助长资本的疯狂还是主掌资本的方向,是考验各国管理者能力的时候。政治既不能凌驾在经济之上,同时,也不能成为它的附属物,这样才可能常治久安。
因为政治归于起点,是由人来控制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管理实务,不同的思维模式,将导致不同的结果。一旦失控,经济危机所危害的,并不是真正的资本家,只能是广大的基础群体。中国有一句古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为不稳定,在过度的不稳定的情况下,真正的资本家将导演战争,这将是必然的。
王清铉
2009年2月18日 于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