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薪”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今晨浏览中新网,看到《金融“高薪”拐点 平安董事长马明哲08年“零年薪”》的报道称:因“高薪门”陷入舆论漩涡的马明哲近日做出一个可能将令外界吃惊的决定——在将于近期公布的中国平安2008年年报中,这位董事长兼CEO的薪酬一栏,将只剩下几个并列的“0”。亦即平安董事长马明哲08年“零年薪”。

  笔者看完报道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天价高薪”去年一度成为众矢之的,几乎全国讨伐,以马明哲为代表的许多金融高管被推上风口浪尖,同时,“天价高薪”到底何去何从,也成为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我国,对高管的年薪发放标准一直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依据,从而导致我国的金融高管的年薪发放有很大的随意性,一些高管甚至把自己“天价高薪”与国外同行业进行类比,说什么自己的薪金并不高,有关“马明哲表示自己对得起薪酬”的说法不就引起全国很大的争议么?!

  我们都应该承认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中国的金融企业,无论是国企也好、私企也罢,比之国外的金融企业,在业绩、管理水平等等方面还相关很远,还有一个重要的定理就是,中国的国情与他国也完全不一样,中国是群众收入相对较低的第三世界国家,国民经济整体就比较落后,而且贫富的分化也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金融高管怎么能把自己的高薪与他国类比呢?显然说不过去,既然都同在中国,就要符合中国的国情、民情。

  “天价高薪”就算不在金融危机下爆发,也会在占人口大多数低收入群体等长期沉默中被强开出局。在我国,无论国企、还是私企,都是国家的,一旦出现金融问题国家都会不惜一切代价“保底”,这实际是也是全国人民同舟共济的结果,金融等企业的高管们有什么理由在成绩的面前而沾沾自喜呢?

  笔者认为,“限薪”也绝不是要把谁一棍子打死,这同样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民情,也与中国人民的善良性格不相适应。笔者认为“限薪”的目的,是让我国的年薪发放走向公平、公开与公正。国家应尽快出台金融等企业高管年薪发放标准的相关政策法规,既不要让“天价高薪”引起公愤,但也不要让“高管0薪”走进尴尬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