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物流产业


 物流产业特点

物流产业园区的特点

中国的物流产业发展战略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东中西部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先进水平的制造业与传统手工业并存;现代化大生产与个体户小生产同在;现代化的连锁超市、大卖场和专卖店与各类现货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有现代流通理念,也有“大而全”“小而全”思想的影响,由此带来物流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的现代物流业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推动下起步,起点高、速度快、成绩大,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小、散、差、弱”,粗放式经营仍很严重,还不能满足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物流业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社会物流总额增长26.7%,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6.8% ,社会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18.3%,与去年变化不大,支持了9.9%的经济增长。总体来看,我国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还没有改变,但已经出现了需求、效益和投资趋缓的迹象,物流企业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10年前开始出现的物流园区(基地)发展很快。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近的调查,目前我国物流园区(基地)约为475个。其中已经运营的122个,占25.7%;在建的219个,占46.1%;规划中的134个,占28.2%。

物流园区的特点在于:

-1综合化服务:

2发挥聚集效应,共同学习,交流沟通:

3规模化发展,避免重复建设

根本在于:打破单兵作战,打破行业界限

形成园区的节点,构建物流平台

 

货运服务、生产服务、商贸服务和综合服务等多种类型的物流园区,如北京空港、上海西北、浙江传化、山东盖家沟、上海外高桥、苏州综合物流园区等,已成为不同物流需求与多种服务方式有机对接的平台。

 

 

中国特色的物流发展战略,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统筹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物流协调发展;要根据制造业、流通业和农业对现代物流的不同需求,实行不同的物流服务方式;要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引导企业物流社会化、物流企业专业化;要改革相关管理体制,打破地区和部门分割封锁,促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资源利用市场化;要用信息化,带动物流现代化,整合与建设各类物流要素资源。各地区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引导现代物流业协调发展。

 

 

中国的现代物流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引进先进的物流理念、技术和管理方法;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突破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形成物流服务市场;只有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才有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我国现代物流业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30年来,物流业不仅有效支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而且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善我国投资环境,以及保障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的物流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中起步,也要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