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七日谈(3)---七大是非人物


 
地产江湖之七大是非人物
     1、易宪容:(因地产出名,因地产辞职)将来我还要说话。
      在网上百度一下,你会发现仅用0.001秒(百度标准) 就找到关于易宪容的网页约有2,420,000篇,易宪容成为2007房地产类最著名的是非人物源于他对房地产界的直言不渝并站在了老百姓的屋檐下。巧合的是处于2007地产江湖是非场的老易出生于江西上高,这恰巧与“江湖”一词中的“江”所指的江西一样,而上高县所在宜春市恰好是古代的江西洪州,可见老易身处是非“江湖”是多么正常。
易宪容
  1958年出生于江西上高,
  1989年获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1997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7年7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1998-2000年到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做合作研究;
  1999年7月曾到台湾清华大学做访问研究;
  从1998年起为国际新制度经济学学会会员。辞职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工作。著有:
    《现代合约经济学导论》、《交易行为与合约选择》、《科斯经济思想研究》、《金融市场与制度选择》、《现代经济学入门》、(合著)、《金融市场的合约分析》、《经济学与经济的迷思》、《金融市场的震荡与发展》、《经济繁荣与权力运作》等书;
关于易宪容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易的身份是中国社科院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研究室主任。近一年来,他深深卷入一场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严重泡沫的争论中,起因是他预测说房价应该下跌多少多少。 “领导问我下跌50%的预测有什么根据,说我胡说八道。”,“不让我就房产泡沫问题再发言,这样会影响政策制定。”易宪容说。有人称易宪容和另一位经济学家谢国忠是学界中“唱衰”中国楼市最有力的两位号手。近两年来,易宪容不断在大众媒体上发表文章称,整个经济过热的根源在房产过热,要采取措施预防房产泡沫膨胀。他的一系列文章引起了建设部有关官员的注意,据易宪容介绍,他曾被叫到建设部和两位官员面谈了很久。“他们让我写文章再正面一点,让我多研究点东西再作判断。”易宪容说,“我当时讲,对于目前市场的情况,我有自己的判断。我是小人物,如果我的看法对,你们可以参考;如果不对,就当我没说。”和建设部官员面谈之后,易宪容仍然坚持原来的观点,并继续在大众媒体上发表有关“房产泡沫”的文章。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楼下,易宪容说:“不能在单位接受采访,领导不让”。2007年3月中旬,这位“平民代表” 引咎辞职。但是,易宪容并没就此罢休,他表示:(关于房地产)将来还要说话。
      
       2、邹涛(因“不买房运动”出名,因“运动”失败回家)下一站:回湖南邵阳老家种田
       百度一下“邹涛 不买房运动”,你会找到找到相关网页约36,800篇,用时0.076秒 (百度标准) 。邹涛,深圳“不买房运动”发起人,祖籍湖南邵阳 ,据笔者查证,邵阳就在衡山北部,距离古人拜访的“石头门”应该不远,正是“江湖”中“湖”的指向。
       2006年4月26日,邹涛在奥一网上发起“不买房行动”,呼吁市民持币待购对抗炒家。他的言论在深圳乃至全国引起强烈共鸣,而他也被带进强烈的地产漩涡中。
      2007年4月21日,“不买房运动”的发起人邹涛将一台手提电脑以500元的价格出让,他在深圳的惟一家产就只剩一部“蓝鸟”轿车。在处理完家产后,他将背起行囊离开深圳。他说自己的下一站是:回湖南邵阳老家种田。这一事件一时间引起了强烈的关注,许多支持“不买房运动”的民众们纷纷表示遗憾,还有人甚至发出了“谁是下一个邹涛”的呼吁。
      
        如果真的是这样,他的命运比易宪容更惨,但是这两位深处地产“江湖”最深处的勇士的英勇壮举将被中国地产的历史铭记。
 
       3、 任志强(因军人出身和敢言被民间称为地产界“大炮”):华远竞标北京首块两限地, 任志强开始给穷人盖房
       
百度一下任志强,你会发现找到相关网页约3,670,000篇,用时0.001秒 
百度一下任大炮,你会发现,找到相关网页约9,950篇,用时0.041秒 
      任志强,山东掖县人,1951年3月出生,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69年入伍,197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硕士研究生。 在部队工作期间,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六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任志强曾当选为西城区人大代表,现任北京市政协委员。他还分别在多个社团组织、大学等机构任顾问、理事、兼职教授、副主席等职务,在华远集团持有股权的合资公司或下属公司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等职。
 
       素来被称为中国房地产大佬的任志强,任何时候都有不同凡响的声音,故有人称他为房地产界的“总理”,有人说他是“鸡肋”,还有人奉送雅号“任大炮”,他都一一笑纳。
       “任大炮”有许多著名的语录,中国人耳熟能详。比如“我只给富人盖房子”、“品牌房地产就是暴利”、“就是主张富人区、穷人区分开”等等。不过有时也有变化——比如,新政高压出台,90、70起初划定杠杠的时候,“任大炮”发炮,声称如果这样的话,“我就可能不盖房子了”。
        任志强的这些“炮语”经常炸的中国地产界“狼烟四起”热闹非凡,但更多的是对任志强的谩骂和攻击:网友“ 路见不平 ”(2006-11-14 08:55:39 )语:任志强是中国房地产的罪人!任志强是中国国企的负责人,对民众、对穷人这样的冷血,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网友列出的“全国人民最想打的十人”名单中,任志强排名第三。他不是资产最多的房地产商,却绝对是招来骂声最多的。别人忙着闷声发大财,他却忙着不停发表高论———尽管板砖横飞,他依然照说不误。他之所以不断发炮不怕众怒的理论是:真理不辩不明。
      2007年4月,北京两限价地块招标,华远参与了竞标,一位参加招标会的人士嘀咕道:“任志强也开始给穷人盖房子了。”
 
       4、张广宁(政府能不能控制房价的实践者代表—广州市市长):价格肯定可以控制下来,所以我说要买房的中低收入的家庭不用着急,政府会提供这种房源。
    
          百度一下张广宁,找到相关网页约475,000篇,用时0.001秒。
 
         张广宁,男,1953年8月生,山东惠民人,汉族,1971年8月参加工作,197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中央党校研究生(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法学理论专业),哲学硕士,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现任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
      
       张广宁相关言论:(2007年)
1月23日,广州“两会”期间,“我也管不了房价,但我会尽量把它调低”;
  2月2日,广东省“两会”期间,“房价肯定会降下来,起码是小户型肯定要降,不降也要把房价稳定下来”;
  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政府会全力以赴压低房价。我以为广州的房价肯定会降下来。所以我提醒中低收入者,如果想买房,先不用着急”;
  3月15日,全国“两会”期间,“控制房价,我的底气是很足的”;
  3月26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上,“住房问题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与高房价的“博弈”,似乎成了2007年张广宁市长的主要任务。从广州到北京,再从北京回到广州,张广宁一路对高房价控制的大胆表白和信心得到了无数广州甚至是全国民众的“力挺”。
     张广宁与高房价的“博弈”,除了契合中央关于“调控房价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的精神之外,也来自于广州近十年来楼市稳定一直居高不下的压力——1996年到2006年这近10年间,广州的楼价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随后而来行动让广州市民看到了希望,3月26日,稳定住房价格的“穗七条”出世,5月8日,广州“民生66条”面世,5月11日配合以上两政策的“28条”出世,张广宁的言出必行让许多广州人看到了希望,似乎幸福就在眼前。但是在广州当地网站的调查中,绝大多数网民表示没有感觉到房价的下跌,而媒体对广州售楼中心的调查中也没有降价的现象,尽管媒体分析了各种各样产生不同数字结果的客观原因,但依然无法消除人们的疑问:“张广宁效应”到底灵不灵?
      敢信誓旦旦地说房价能降的市长,张广宁应该是第一个;敢告诉老百姓不要着急买房的市长,张广宁恐怕又是第一个;敢保证政府能够提供房源的市长,张广宁也许还是第一个。但是结果怎么样,房价到底能不能降下来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人们需要这位敢向房价宣战的市长用事实和结果回答。
 
 
      5、孙宏斌(地产“王国”顺驰的创造者,2007年顺驰被路基兼并):刀还未老,我不会退出江湖。
       百度一下孙宏斌,找到相关网页约622,000篇,用时0.001秒
所辖企业: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融创集团
1963年生于山西临猗,1988年,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进入联想,很快成为联想企业发展部主管,分管联想北京以外的所有业务。毕业后到美国哈佛大学研读了两个月的管理课程。
  1992年,以“挪用公款”13万元的罪名被判刑。1994年3月27日,刑满释放。2003年10月22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改判孙宏斌无罪。
  1996年,在天津创建顺驰集团开始开发房地产。
  2004年,以13亿元的个人财富列2003年“胡润制造:中国内地百富榜”第95位。
经典语言:榜(富豪排行榜)不可能知道别人有多少钱,我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我全是借的钱。如果我的企业没有负债,就是对股东不负责任,不过你的回报率一定要比银行的利率高,别人才会理你。我们一个合作伙伴在前期投了1000万元,三年就赚了8700万元。
2007年,香港地产企业路劲基建成功兼并买下顺驰,孙宏斌开始淡出顺驰,轰然倒下。
 
 
  但是到目前为止,孙宏斌能够影响的企业远不只顺驰中国一家,带有“牲口(SUNCO)”字样或者与其相关联的企业至少还有融创集团和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这两家企业分别主攻商业地产和二手房市场。
 
  在外界看来,孙宏斌的这种企业布局简直就是一个谜团,但是孙宏斌却似乎根本就无意去满足外界的好奇心或者猜疑,同时孙宏斌也不愿意就自己在哪家企业身上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发表任何评论。
孙宏斌是中国地产界一个最有传奇的人物之一。被联想“冤枉”进了监狱,出来之后却又选择了和联想类似的创业路径。另一方面,虽然仍然拥有顺驰的绝大多数股权,但是孙宏斌却又不在顺驰中国管理层中担任任何职务。
   就顺驰不动产自身而言,毛病不少。作为创始人的孙宏斌直接或者间接拥有顺驰几乎100%的股份。这成为他“自己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的根源。
        孙宏斌自己似乎既同意又不同意这种看法。“企业在初创阶段总会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其创始人的烙印,这很正常。但是企业要想不断发展,就必须具有自己的性格。”孙宏斌觉得自己其实是一个很感性、优柔寡断的人,是一个“做了错事会哭的人”。孙宏斌身边的人则提到,孙宏斌到商场去买几百块钱衣服的时候,总是要转上半天,有时候还是两手空空而归,远不如顺驰(中国)管理层动辄数亿元拿地时表现出来的那般坚决和镇定。
        孙宏斌虽然正在逐渐淡出地产江湖,成为人们引以为鉴和茶余饭后的话柄,但是其创造的地产神话不能让世人震撼。相对于很多成功人士,刚刚44岁的孙宏斌依然年轻,相信经过一番沉寂,孙宏斌会拣起宝刀,再战江湖。
 
 
      6、王石(登山练就“地产神功”让万科成为地产江湖大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辈子能做的就都做了它。
百度一下王石,找到相关网页约3,060,000篇,用时0.001秒 
        王石出生于南方城市广西柳州,早期在新疆做了5年汽车兵,转业后在兰州做了1年的工人。此后,王石得以进入兰州铁道工程学院当了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广东省经贸委做经济情报研究的工作。1983年王石到深圳创业,他的第一桶金是靠倒玉米得来的。几年之后,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公开向社会发行2800万股股票,并正式涉足地产业。1991年1月29日,万科在深交所挂牌交易,成为内地首批公开上市企业。2000年8月,中国华润总公司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万科成为专一地产公司,中国地产第一品牌。
  2003年5月22日14时50分,王石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企业家中登顶世界最高峰的第一人。
作为地产江湖的第一人,王石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引人注目。但是近几年最被关注的不是万科的成长和业绩,而是王石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人对王石此举分外关注,评论不一,有的称赞,有的讥笑。讥笑者认为王石是在作秀,为万科作秀,为自己作秀,而赞成者认为,这种行为值得鼓励,因为这不仅对企业家本人身体有利,更能让这些成功者拥有更宽广的胸怀,更好地为员工考虑,为社会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而那些整天钻进钱眼里对社会不承担更多责任的老板多是些鼠目寸光的小辈,除了花天酒地拼命赚钱外就什么都不会了。王石对此解释是:(登山之后)你会更加珍惜在世俗社会获得的一些东西,这是第一;第二,这种差异会让你觉得在大山里面是非常单纯、非常纯净的。我可以在8300米的地方没有吸氧睡得非常安稳,但一返回到大本营就睡不着觉了,就想些世俗的事儿。所以我觉得在节奏比较快的社会,能够偶尔过一段山里的生活是非常非常好的,不是说你会更喜欢哪一个,而是这样会使你反思你在世俗社会里的一些所作所为。
        也许这正是王石登山的真正意义,久处江湖必然被一些繁杂琐事烦恼,只有在高山之上才能暂时忘却寻得另一种宁静,也许他的许多重大决策正是在山上或下山后的一刹那。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也可以看到,要练一种绝世武功就必须到深山秘洞,王石也许就是这样练就了“地产神功”,让万科成为中国地产的龙头。
 
      6、王志纲(中国地产策划第一人)五种身份,王志纲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百度一下王志纲,找到相关网页约395,000篇,用时0.001秒 
王志纲,中国著名战略咨询专家。  
       1955年出生于贵州。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经济系,在社科院从事经济理论研究。  1985年到1994年作为新华社记者,承担了国家宏观经济趋势的调研和报道,先后出版了《中国走势采访录》、《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等一批有影响的专著。1992年介入电视领域,主持拍摄了《大潮涌珠江》、《北方的躁动》、《南方的河》等大型纪实片,对电视片纪实风格的新潮流产生了较大影响。1994年10月离开新华社下海,成为独立策划人并创办了“王志纲工作室”,探索中国特色的顾问咨询之路。先后主持了成都、丽江、呼伦贝尔等城市和上海、北京、天津、广州、西安等的若干区域一系列具有相当大社会影响的项目策划和城市、区域发展战略策划。其策划实践和理论被誉为“中国策划界的典范”。他领导的王志纲工作室作为中国本土颇具影响力的战略咨询研究机构,一直处于行业的领跑地位。  
       王志纲工作室从1996年至今出版了从《谋事在人》、《财智时代》、《大盘时代》、《城市中国》到《找魂——中国式战略》等10余部著作,社会影响很大。
  2003年,王志纲以唯一非地产商和非富豪的身份入选胡润“房地产影响力人物50强”榜和建设部“中国房地产十佳产业推动人物”榜。2004年,王志纲荣膺国土资源部“中国城市化进程特别贡献奖”。
  王志纲现任广东私企商会的首席顾问、浙商研究会学术顾问以及四川成都、安徽黄山、云南丽江、浙江绍兴、厦门等多个城市的发展战略顾问。
 
我非常感激这个时代,让我们遭遇了中国数千年未遇之变局,时代给我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去体验。这是个另一个春秋战国时代。。。。。
 
      王志纲把现在叫做“春秋战国”时代,他成功策划了“碧桂圆”,让该楼盘起死回生,成为中国地产策划的第一经典,同时这个策划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十余年来,王志纲工作室先后为广东顺德碧桂园、99’昆明世博会、茅台集团、武夷山、重庆龙湖花园、杭州宋城集团、广州星河湾、奥林匹克花园、山东双月园、金地集团、上海城投等上百家企业和项目提供战略咨询和策划。但是自此以后,王志纲却似乎突然对地产界没了“感情”,经笔者采访打听得知,王志纲的主战场现在已经从地上转移到了地下——为城市找魂。简单说就是为城市和区域发展制定战略,也就是说他现在的身份已经从“指点楼市”转变为“指点江山”的人。
      王志纲是学者、记者,又是电视人,策划人,而现在来看,他的身份又好似城市教父或神父,因为在西方教父或神父承担的“任务”就是为人“找魂”,而王志纲是在为城市找魂,所以称之为城市教父也许更适合。
       就在不久前,王志纲又重拾起撩下的挑子——房地产策划,为美林湖国际社区做战略策划。对于王志纲,很多人越来越迷惑:到底他是个什么身份?这个问题恐怕他自己也难以回答,否则他就不会发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明天将向哪里去?”这一哈姆雷特式史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