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春运不涨价究竟不合谁的理?


 

铁路春运不涨价究竟不合谁的理?

 

 

刚刚看到矛于轼先生发表的观点,认为涨价铁路春运不涨价大可研究。研究是应该的,但加上“大可”两个字,自然说明铁路春运不涨价的问题还挺大,合理不合理还很难说。

说到合理性,矛先生提到,评价一个政策的好坏不是从政策的愿望看,而是从其结果看。笔者才疏学浅,肯定算不上是研究经济问题的“好小伙子”,但对于各种各样公共政策的评价,除了比较重视出台政策的动机,但基本上也还是比较看重政策结果的,至少说两个方面都比较看重。既然矛于轼先生非常重视政策结果,笔者也同样重视政策结果,至少在铁路春运不涨价到底合理于不合理这个问题上,也就有了商榷的平台。

今年的春运即将过去,接下来,笔者到底要看一看铁路春运不涨价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其实,不说大家也都看清楚了,不仅票难买,也拥挤很多。正因如此,中央领导还专门为此做出了批示。可是,能不能将买票难的问题一股脑归结为车票不涨价造成的结果?显然,不能简单地这样认为。

现阶段,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用价格杠杆去调节供求关系本无可厚非,但运用价格杠杆的过程也是有条件的。最起码,只有当需求的价格弹性丰富时,运用价格杠杆来抑制需求才能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否则,如果需求相对于价格的弹性匮乏,需求或许稍有减少,可却要付出“千斤拨四两”的代价,后果则是消费者剩余因此而大幅度减少,何以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细细品味,这句话本身就说明中国老百姓在春节期间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弹性匮乏。既然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弹性匮乏,这就意味着,有钱的老百姓要回家过年,没钱的老百姓也要回家过年,甚至借钱也要回家过年。既然矛先生主张评价一个政策的好坏从其结果看,那么,笔者就斗胆预言一下如果铁路春运涨价会带来什么结果。其实,地球人都知道,结果很可能是过年的人群依旧会川流不息,但更多人不会是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而是以沉重的心情回家过年。

我记得,矛先生曾经写过一本有关择优分配方面的书。现在的难题是,庞大的春运人流与有限的铁路运输资源之间的确构成一对矛盾。至于怎样分配这些有限的资源,的确要“择优”一番了。可是,在弹性匮乏的情况下,如果一味依赖价格手段,还真很难说到底是“择优”还是“择劣”。事实上,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强调机会公平,当然也包括过年回家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公平。再者说,全国人民都很看重过年,每个人从过年中体会的快乐不应当有明显差别。

应当指出的是,铁路运输具有某种程度的自然垄断特征,无论是哪一个铁路局,哪一座火车站,哪一条铁路线,哪一趟铁路列车,都同归属于铁道部管理,铁路运输体系内部几乎不存在竞争关系。为了追求运输效率,全国的铁路网络理应一体化。事实上,总不能够为了形成竞争格局而让国家再设一个铁道部吧。否则,真成了解放前阎锡山在山西另搞一套的铁路系统了。打住,再说下去就跑题了。

如果说有竞争,也就是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或许有一些竞争关系,但也只不过是经济学上的垄断竞争关系,而非完全竞争关系。比如说,由于地理原因,通铁路的地方未必通水上航运,旅客们不可能坐船回家。又比如,航空运输成本高昂,飞机票的价格昂贵,对大多数人来说,乘坐飞机回家也不现实。相比之下,只有汽车运输与铁路运输之间的业务重合范围要大一些,但汽车更适宜短途运输,况且春运期间汽车票也同样是一票难求。

也真巧,笔者刚刚看到矛先生发表的另外一篇文章,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并不是天赋的,它不过是各国政府给予的特权,因而主张知识拥有国在出售知识产权时按成本定价。可是,在中国的春节铁路运输问题上,怎么看不到矛先生也持同样“非天赋”观点?此时此刻,笔者稍微有些茫然。

事实上,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自然要求市场的参与者拥有自主定价权。可是,至少在现阶段中国的铁路运输还是“只此一家”。既然属于不完全市场结构,由于缺乏同行竞争,火车票的定价自然不能过于看重供求关系。即使因成本上涨等原因不得不涨价,在程序上最好搞一个听证会。

至于倒卖火车票的黄牛党,的确可恨,应当坚决打击。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假定供求关系不变,火车票价格贵了,铁路运输的生产者剩余就要加大,旅客的消费者剩余就要缩小。反之,火车票价格便宜了,铁路运输的生产者剩余就要缩小,旅客的消费者剩余就要加大。这样,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加起来的社会总福利是不变的。

可是,由于有了一个可恨的黄牛党,火车票的社会福利分配由两方变为了三方,也就是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黄牛党剩余。不难看出,黄牛党的存在,是对国家利益和老百姓利益的严重侵害。

至于怎样解决杜绝黄牛党的问题,回答是肯定的,一定要坚决打击,以维护市场秩序。可是,如果以提高火车票价格作为手段,来让黄牛党无利可图,的确可将黄牛党的福利剩余抢回来,但只不过抢回到生产者剩余那边,而没有抢回到消费者剩余那边。的确,一些旅客从黄牛党手中买火车票要多花钱,但绝大多数旅客排长队还是可以按照原价买到火车票的。可是,现做如果“原价”涨了,原来从黄牛党手中买火车票的旅客还要比过去的“原价”多花钱,只不过原先多花的钱是流向黄牛党,现在多花的钱是流向售票处。至于原来排队按照原价买到火车票的绝大多数旅客,票还是那张票,队还是那么长,可由于“原价”变了,花的银子也就多了。或许,这就是火车票涨价与不涨价最大的区别吧。

铁路春运不涨价到底合理还是不合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作为社会产品的提供者,肯定希望多卖些钱。相反,作为社会产品的使用者,肯定希望少花些钱。卖家与买家的理是永远统一不到一起的。可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应当有一个尽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利益的公认准则,无论是社会产品提供者还是社会产品使用者,都有义务来维护这个个人准则的权威。现阶段,这个准则就是要建设和谐社会。

虽然火车票价格不能完全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但也绝非意味着就可以一成不变。现阶段,除了要考虑到旅客的承受能力,火车票定价还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铁路建设要加大投资,铁路运营成本也在上升,这些情况也是要在火车票定价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的。至于春节期间火车票要不要涨价,涨多少,都要从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这个大“理”出发,而近年来火车票在春节期间定价也越来越靠近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这个大“理”了。对此,甚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