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变革【转帖】



联想的员工把柳传志叫老爷子。老爷子在中国人的字典里是智者、权威也包含尊敬的意味。柳老爷子今年65了,现在重新担任联想的董事局主席,曾经的洋CEO下课元庆拿到一线执行的实权。熟悉的搭档再次组合面对的却是日益艰难的市场和竞争。

媒体对联想亏损的财报报道没有恋战,眼球对准了柳传志,杨元庆始终没有发言。昨晚,柳传志主持的战略会议在美国召开,期间他出了一会儿小差,接受搜狐IT的电话采访,说话很Nice,关键词依然是“要成就伟大的公司”,“坚持国际化”,“元庆了解中国市场、懂得消费业务、擅长执行”。这个战略会议,很多高层和董事都参加,包括亚太的陈绍鹏、控股的朱立南等等。

现在媒体发达了,信息很多很杂,网络媒体对一堆了解或者不了解联想的人都做了采访,大家也似乎乐于接受采访说上几句咸淡,博客更是积极发言人人拥有话筒人人都不亏待这个话筒。连华尔街日报中文网都醒目刊载了一篇中国专栏作家写的短评,《汽车上天联想落地》。这篇文章下面的留言全是驳斥,修辞耐人寻味。

联想在争议中前行,不仅仅是现在,一贯如此。做互联网的人都知道把电脑普及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让PC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伴侣,这件事是一个生意但做这个生意的个人和组织其实还需要具有某种信仰和理想,信念使人把激情藏于平静之后,能够从挫折中平复。

华为在拥有核心技术之后出海,国际化做得有声有色,这是一个蓝本;宏碁在上网本市场攻城略地,份额迅速上升,这是另一个蓝本。两个蓝本都置于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之中,之于联想,或有参照。

并购IBMPC业务后的第5个年头,联想结束了外国人当CEO的时代。杨元庆从一个奇怪的职务,执行董事长变成真正的CEO。中国经验、交易型业务模式的全球复制,新兴市场的成长,消费业务的崛起,在这个真正拿到了执行权力的CEO身上充满期待和成功的可能。

亏损和换CEO,这是金融危机给联想带来挑战的开始,但谁又能说,这不是联想国际化的真正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