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一次竞拍行为


最近拍卖的新闻很多,什么圆明园铜首啊,奥运会鉴缶啊,我都不感兴趣,因为和我没有任何关系。对于拍卖这行当,我感觉也属舶来品,中国以前没有的。但是最近写新小说的时候,突然想起刘邦的一个故事,似乎和拍卖有点类似,因此在这里略微谈一谈。

 

话说刘邦这竖子还是个小小的派出所所长的时候,有一次去参加沛县县令的家宴。那个家宴是县令为自己的一个好友举办的,他的好友姓吕,不知名字,大家都叫他吕公,当时是因为逃避仇家不得已携妻将子来投奔县令的。吕公生了至少有两个女儿,老大叫吕雉,长得肯定花容月貌,以至于县令见了直流涎水,也不管辈份大小,就向老友请求,能不能把吕雉嫁给他。对于这一要求,吕公的老婆倒没啥意见,因为能当县令的女婿还是很爽的。有个情况必须说一下,秦代的县令起码是六百石的官,爵位可能在五大夫的级别,身份相当高,沛县周围百里的地方,就由他说了算,随便杀两个人算不上一回事的,按照国家政策,田宅、公车、小金库应有尽有,总之,不会比现在的县委书记过得差。你想想,吕公这个流亡家庭能攀上这么一门亲戚,能不算美事吗?可是吕公高瞻远瞩,坚决拒绝了老友的求婚和老婆的怂恿。好在那时的县令还比较有文化,婚姻不成交情在,照样对吕公和颜悦色,这次专门为他开“爬梯”就是明证。

 

县令请客,属下官吏当然要趋之若鹜去捧场。因为送礼的太多,县令专门让自己的得力爱将萧何主管收礼事宜。这萧何平时的官职是主吏掾,也就是现在的人事处处长,专门管理官吏升迁的,萧何一向思维缜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三教九流的人缘都很好,干这个也算人尽其才。由于客人太多,饶是县令家的厅堂数百平方米,仍是不够用。县令于是吩咐萧何,凡是送的贺礼不满一千文的,全部坐到堂下。这一千文是什么概念呢,我们按照《睡虎地秦简》的记载,粗略估计一下当时的物价,那时一天两顿饭,如果不追求丰盛的话,大概只要两文钱。做一件大号的麻布褐衣,大概六十文。一个普通劳动力,每天工薪八文钱。一匹长184厘米,宽55厘米的布,十一文钱(当然做一件稍微像样的夹衫,要用六匹这样的布,还不算丝绵和工钱)。一石饭,三十文钱。所以,一千文的实际购买力实际上是很高的,相当于一个普通民工四个多月的工资,光是一个人吃饭,可以买三十三石米,单身汉的话,十六个月都吃不完,曾经萧何送了刘邦一百文钱,刘邦一辈子都记得。只有送一千钱的人,才有资格坐到能够遮风蔽雨的厅堂上,其他人,哪怕是礼金达到999文,只能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当时有多少人花钱坐到堂上,不知道,但肯定是不少,否则不会在1千文这么高的级别上划一条线。换句话说罢,县令其实是把他们家的座椅进行了一场热火朝天的拍卖,堂上的座位虽然以一千元起价,但出价越高,座位离尊贵的主人的位置越近,这是毫无疑问的。有人说,这好像看戏,离舞台最近价格越高,是这么回事。但有一点不同,那就是看戏是因为台上人的表演精彩值得让人坐近了看,而吕公和县令,两个糟老头子,有什么值得看的。他们又不是孔子,要知识没知识,要品德没品德。只是他们有一个东西,权力。因此,所有的官吏就免不了要葵藿倾太阳。

 

这时刘邦这个大流氓就隆重登场了,他大大咧咧地说:“我的贺礼是一万钱。”

 

这个报价把所有人甚至“爬梯”的主角吕公都吓住了,吕公甚至忙不迭地跑出门来亲自迎接,看看是哪来的大款,不能怠慢啊。谁知出来一瞧,竟然是个小小的派出所所长。也不知这个吕公脑子搭错了根什么弦,对刘邦这个年过四十的老单身汉竟然一见如故,亲热地迎了进去。但拿不出钱总要穿帮,主管排座的萧何这时急得满头大汗。吕公不知道刘邦底细,他还不知道吗?他知道刘邦这家伙一分钱都没带。平时在街市上走走,在酒店白吃白喝,仗着他的派出所所长身份,老板一般不敢要钱,还要满面堆笑地送进送出。可是这是在哪?这可是在县令家里,一个小小的所长算个屁啊。眼看县令就要发作,萧何赶忙笑着缓和紧张气氛:“刘季这家伙,我从小跟他是邻居。就喜欢吹牛皮,开玩笑,人倒是不坏。”希望县令把刘邦高报价拍卖座位的行径当成一个玩笑,赶他出去就算了。谁知县令还没答话,吕公这个吃错了药的家伙却一定要刘邦坐到上座。看在吕公的面子上,县令也不好发脾气。刘邦愈发得意,边吃边尽情展露他肆无忌惮的流氓性情。吕公被他的胆大脸厚惊呆了,觉得这家伙一定有出息。眼看天下就要大乱,乱世中一向是流氓的天下啊。吕公越想越激动,在酒散后特意留下刘邦,主动说:“老弟啊,我看遍天下人,没有比你长得帅的。我有个貌美的大女儿,嫁给你怎么样。”

 

史书上没有记载刘邦的反应,很可能他高兴得马上跑回家报喜去了。吕媪却气得要命,咆哮道:“你这个老东西,好好的一个标致女儿,人家县令向你求婚你不理,偏要嫁给刘季那个老流氓,我看你是吃错药了。”吕公也不生气,只淡淡地辩解了一句:“你一个妇道人家,懂得什么。”吕媪咆哮了半天,吕公就是不理她。因为从法律上讲,吕公是一家之主,吕媪咆哮得再厉害,也是一个钱不抵,犯不着跟她生气。最后女儿还是嫁了刘邦,生了两个儿女,一个叫刘盈,就是后来的汉惠帝;一个名字没留下,后来被封为鲁元公主。

 

表面上看去吕公还真有眼光,预见到刘邦这个老流氓会当上皇帝。但是从另一面看,又未必。因为吕后死后,吕氏一家都被杀得干干净净了,甚至他外孙刘盈的儿子,也被诬陷不是刘氏的子孙而斩草除根。所以,在那个宴会之日,他就选择了让自己的宗族走向绝灭之路,又怎么算得上有眼光呢?

 

只有刘邦才实实在在地占了便宜,一个流氓无赖式的叫价行为,毫无诚信,事后不但没付钱,反而白得了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然而他后来还是成功了,这说明什么,难道说明我们这个民族在古代就一直是流氓无赖的天下,谁的脸皮越厚,谁获得的财富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