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以老友书信为剖析目标”的“心灵科研”



一项“以老友书信为剖析目标”的“心灵科研”
——长篇札记《时间会告诉我们橡树和朋友的位置》尾段

张阿泉



我一直想写一篇白描我与杨民兄经年交往的“精长札记”,因事务纷纭,始终未得下笔。十几天以前,拿到责编肖营转我的一大叠《昨日雨今日下》的终校清样,灯下翻阅,那茶烟氤氲、亦庄亦谐的随笔是如此稔熟,像直接读他寄给我的信札一样亲切。
于是,我便着手准备写作原料,整检出从一九八五年十月至二○○○年九月(共十五年)杨民兄陆续寄给我的近乎全部的信件(凡三十五封),按时间顺序,逐一细读、采摘、注释、点批、感怀,做了三天三夜案头功课,大致完成了一项“以老友书信为剖析目标”的“心灵科研”——完全从书信的角度进入一个学者和随笔作家的“心灵史”,这在我,也是第一次尝试。
在惯于论资排辈、学术权威云集的中国高教界,无论研究、翻译、写作、演讲、捞钱哪个方面,杨民兄都很“边缘化”,算不上是什么“角儿”、“腕儿”(其职称至今还是副教授),但他“读书但求得趣”的心态,他“不忮不求”、“颇有魏晋遗风”的个性,他饱含着清冽之气的“活体文字”,却也不是随便在哪个高校都可以挑得出来的。
三十五封“杨氏手札”,里面都写了哪些具体内容,杨民兄肯定全都忘了,而我如果不重温一过,也会一团模糊。经过这次研读,昔年记忆一下子复苏,晨风宿雨一起飘摇到心头。这些书信叙说的虽都是一些“书斋细事”,却见证和再现了我们彼此的成长历程。
杨民兄在他的学术著作《万川一月——中国古代散文史》(清华大学出版社二○○二年五月版)的《后记》中曾这样写道:

美国诗人H﹒W﹒朗费罗在他的《箭与歌》一诗中说,他向天空射出一支箭、唱出一首歌,因为箭与歌飞得太快,特根本不知道它们落在何处。多年以后,他终于发现,箭落在一棵橡树上,歌流入一位朋友的心中。近代的散文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们实难再找到这样的橡树和朋友。

杨民兄是拿H﹒W﹒朗费罗的诗句来打比喻,而我对这段话另有心会在焉。梳理完这一批珍藏在厚牛皮纸档案袋内的“杨氏手札”,我深深领悟到——美好的生命,正是一个尽力射箭、大声唱歌的过程,而时间会告诉我们橡树和朋友的位置。



附注:
清华大学中文系学者、随笔作家、翻译家杨民著随笔集《昨日雨今日下》本月将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纸阅读文库”隆重推出,责任编辑肖营博士,224页,7印张,定价28元。书后附有张阿泉所写的长篇“心灵科研”札记《时间会告诉我们橡树和朋友的位置》(11000字)。
杨民是朱东润先生的弟子,随笔颇有英美散文的絮语文风,是当代散文中独特的一家。
该书亦制作有少量毛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