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之战悄然拉响,谁是赢家?


  贸易之战悄然拉响,谁是赢家?

  上周央行利用央票发行和正回购双管齐下,正回笼超过2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今年来公开市场一周流向第一次出现净回笼。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12月M1同比增速为9.06%,改变了此前7个月连续下滑的格局。有学者认为,尽管最新CPI与PPI数据显示经济有所下行,甚至有说法称通缩已开始;但进入通缩时代只是表象。

  就货币发行量而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存在通货与实体之比是300%,美国至少5倍以上。有学者认为,流动性没有问题,反而应该警惕巨大的通胀。

  有学者分析说,从实体操作来看,估计美英会释放现金通货——去全球大量收购资源性商品及重要权益资产。美国战略意图无疑是希望通过可控的剧烈通胀来实现其经济复苏,而恢复其经济体系生产率水平,通胀是最简捷且有效的方法;在进行大量战略资源储备的同时,又保障其居民生活质量;在美国经济恢复之日,就是其他国家通胀开始之时,而美国会坐收“渔翁之利”。一旦美国经济复苏,同时,其制造业完成了升级换代,对中国经济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因为,中国同样的制造业升级换代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

  贸易之战或许已经悄然拉响并非危言耸听。鉴于国际贸易方式的转变,贸易战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现代国际贸易战争首先爆发于虚拟商品的交易当中,通过控制商品期货,进而操纵相关商品的价格。由于商品价格中最敏感的是货币价格,于是国际贸易战争的初级阶段表现为一种“货币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