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识字、写字的教学反思


浅谈识字、写字的教学反思

                                彭昆

将近两个月时间的拼音教学终于结束了,孩子们不用在课堂上一遍又一遍地换了花样地拼读拼音了,所以学起识字来格外的兴奋和积极。我也非常高兴,孩子们有这么高的学习积极性是好事呀,心里不禁暗自窃喜。

可是当我上完《识字1》,我发现头疼的问题来了。由于这首古诗在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们基本上都学过,所以叫他们读书的时候都是书声朗朗,非常流利,但是一到出示绿色通道里只认不写的字的时候,好多孩子傻眼了,根本认不出是什么字。更头疼的还在后面呢,开始指导写字了,尽管我在黑板上认真地范写,强调书写要点,但是当我看到收上来的课堂作业时,几乎要气晕了,有一大半的作业本需要返工重写。就拿“一”、“二”、“三”来说吧,很简单的几个字,有些孩子不看笔画的位置,统统写在横中线的上面,“九”的横折弯钩也写的不到位。这么多的作业本都需要重写,难道都是孩子的错,我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呢?改完作业,我开始静静地反思,回想着上课的每一个细节。

细节一:在读书的时候,有部分孩子就没有认真读。因为孩子们都会背了,所以有部分孩子不是在读书,而是拿着书,眼睛看着别的地方在背书,也就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读书的基本要求是用眼睛看,看到的这个字,传到大脑,经大脑传输到语言系统,通过语音,传输给听力系统,最后再传回到大脑。那些拿着书在背书的孩子,比拿着书看着书读的孩子少了一个经过大脑的步骤,所以在上课的效率方面肯定比较低下,对生字反应不过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细节二:老师在范写的时候,很多孩子没有认真听。孩子们刚刚脱离拼音教学的“苦海”,对写字的兴趣相当浓厚。所以我在黑板上范写,讲要点的时候,好多孩子根本没有听我讲,正在一心埋头写着呢。写的倒是挺用功的,可是我讲的写字要点他们都没听进去。而且我们班的孩子特别活泼,很容易兴奋,看见字就闷头写,根本就不观察字的形体位置,撇点不分,这也是极个别的小朋友把“六”写错的原因。

想想这两个细节,老师在里面要负的责任还挺大的呢。所以我总结出了几点今后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1、帮助孩子学会读书。今后让孩子们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着字读,千万不能跟在其他人的后面含糊不清地读。上课的时候,还应该多变一些读书的花样,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美感。一旦孩子们喜欢上了这篇文章,那么他们就喜欢上了读书。

2、帮助孩子学会观察,做到先观察,再动笔。写字之前,先要求他们观察汉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让他们自己具体的说一说一些重要的笔画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3、在范写、讲解写字要点时,先要组织一下课堂纪律。要求学生笔放下,抬头看黑板,老师边范写,学生可以一边用手在桌子上跟着老师来写。

4、老师要做到心平气和,有耐心。孩子们刚起步学写字,肯定会写得不尽如人意,老师应该适当的放低要求,放低期望值,耐下性子指导孩子写字,对那些写字不好看的孩子,老师最好能当面指导,在本子上范写一个字,虽然这样老师的工作量会很大,但是翻开作业本看到孩子的进步时,心里会欣慰。

5、孩子写字也要做到心平气和。这段时间正在看薛瑞萍老师写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对我很有启发。写字需要一种心境,她用音乐的力量来感染她的孩子们,让他们安静下来上课。我想我也可以探索尝试着在孩子们写字的时候用音乐使他们平静。

现在我已经教完《识字3》了,看到作业本上孩子们进步的字,心里感到很欣慰。识字、写字教学是个重担子,老师手把手的教确实很辛苦,作为一年级的老师,尤其是像我这样刚工作的新老师,更要沉住气。古人云:“欲速则不达”,我们没有理由不遵循这个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