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市场化的悖论解析


新医改方案突出以下几点:

增强市场化运作:门诊药房改制为零售药店、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

引入竞争元素: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

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医院和行政部门脱钩。

问题是:

如何平衡医、患两者的利益平衡,如何平衡医院、管理部门的利益平衡,这是市场机制的完善问题。市场的本质就是交易,交易的本质就是资本的流通,资本流通的有效控制则是纳税人和政府的公共契约。因此,新医改统筹与均衡的方面在于群众的纳税、医药费、保健医疗的关系和医院的资金收支、资源配给、融资渠道和政府监管的关系。

首先说,医院的彻底市场化,遵照资本运作方式也是存在缺点的,况且市场机制并不完善。医疗是本身带有公益性质的事业,不在于减少政府的干预而在于增加政府对医疗事业的服务水平和能力。药监和制药厂的关系最为关键,本医改方案似乎对此着墨不多,药品的验证、上市机制如果缺乏公益性质的社会力量参与和监督也会面临很多黑箱操作的问题。医院要发展就需要拓展融资渠道,资本化的做法会损害利益攸关方的利益安全,因此,在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做法上应考虑医院的特殊性和公益性,整体把握医院的资本流通,强化政府的监督和服务机制。

再次,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应遵循提高医疗效率、树立专家立院、医疗责任医护组担当、管理部门职能服务化等原则和约束,强制的分开并且意在鼓励竞争的做法是应该加以修正的。

其次,医疗资源分配如何做到合理性,引入市场化的机制是否会平衡优质医疗资源、独特医院资源的分布,并且消弭稀缺性,这就是医院的发展结构应该怎样鼓励才能充分发挥医院的资源能量,使医患双方均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