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苏东坡


想起苏东坡

    去县教育局送文件,途经东湖,猛然看见园林门口那座浮雕,一下子勾起了我许多感触,想当年在凤中读书,曾热衷于苏轼的诗文,尤其是那“大江东去,浪淘沙…”的千古名词,到现在都能倒背如流。我生在凤翔,长在东湖,与苏轼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凤翔人将苏轼称为苏公,老百姓称他为苏爷,苏轼在我们凤翔人眼中是“神”。

我常想起苏东坡,不是他的聪明和才慧,而是他的心态,那种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化乐观精神,就使人自叹不如,遂后三思而心静。

想想千年前,62岁的苏公又一次被贬海南,在那个“食无肉,病无药,出无友,气候炎热潮湿”(《程秀才书》)的荒凉之地。他怡然自乐,漫步詹州风情,完成《易传》、《书传》、《论语学》三部学术著作;并为海南教育事业做了大量的前序工作。试想一个被命运一会儿抛上浪尖,一会儿又打下低谷,却依旧能够乐观面对生活的人,是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他。

有人说苏爷晚年尚佛居士,清淡人生,不问尘世。但他却在常州花毕生积蓄购置一房而还老妇人;却在密州“洒泣循城拾弃孩”;徐州大水面前,挺身而出“吾在此,水绝不能败城!”博爱仁义之心可见!!

“西北望,射天狼” 是少年苏东坡的雄心,“竹杖芒鞋轻拍马,谁怕?一萧烟雨任平生”是苏东坡的人生感悟,想起苏东坡,将他的看作普通人,他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确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