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出任展讯董事长更多负责公司战略层面的事务,李力游出任展讯CEO全面负责展讯的公司运作,应当说作为CEO的武平还算称职,毕竟公司NASDAQ上市及这几年的业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2008年Q1、Q2展讯营业收入接近4000万美元,Q3降至2000万美元,虽然展讯至今依然没有公布Q4的业绩,据说应当在1000万美元左右,不知道这份业绩单是不是展讯退居二线的原因,目前来看至少是导火索之一。
作为CEO武平最大的手笔应当是花费7000万美金收购美国射频芯片厂商Quorum,对于上市仅仅融得1.2亿美元的展讯,花费接近三分之二的融资收购想必武平下了很大的决心,至今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物非所值,当时谁也没有料到集成电路会成为全球经济风暴的重灾区,不过从目前的业务进展看来,老杳倒觉得收购Quorum很可能成为武平出任CEO最大的业绩,毕竟展讯已经在RF领域开始与三星合作,据说很快会进入更知名的手机厂商,如果展讯真的能够借助RF跨进国际知名手机厂商大门,并借此实现业务腾飞,武平的决策便没有什么好指责的,当然收购Quorum的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收购是把双刃剑,如果说进军国际主流厂商有可能成就展讯,同样有可能给展讯带来不幸,作为中国本土的手机方案提供商,其实展讯比MTK更有优势充分利用本土优势,凭借turn key解决方案,MTK基本统治了中国的山寨市场,仅2008年销售超过2亿,展讯仅仅为MTK的1/5左右,究其原因在于展讯推出的手机解决方案更平台化,不是完整的解决方案,大多数design house及山寨工厂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消化,目前使用展讯解决方案的厂商主要包括龙鼎等都需要展讯大量的技术支持,其实作为本土集成电路厂商,展讯完全有可能与其他本土IC厂商携手推出比MTK更加便宜的手机方案,由于在Turn key解决方案上投入不足,造成大量山寨手机无法使用展讯的芯片,将容量几亿的山寨市场拱手示人。
山寨还是国际品牌,对于展讯确实是个问题,MTK虽然失去了进入国际品牌厂商的机会,却紧紧把握了中国山寨市场,也成为台湾最挣钱的IC设计公司,展讯致力于国际品牌推广,2008年业绩却大幅下滑,虽然现在难以断言展讯的市场策略有误,至少展讯由于在turn key解决方案的不足影响了当前在山寨的市场份额。
能为国际知名大厂合作是每一个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的梦想,不过与国际知名手机厂商合作却未必在经济利益上获得足够好处,毕竟越大的厂商,砍价的本钱越高,留给芯片提供商的利润并不一定很高,看看台湾的那些加工厂便一目了然,与国际大厂合作的好处在于业务比较稳定。
退居二线之后武平曾经抨击以TD、CMMB及AVS为主的国标,展讯投入很大却收效甚微,不知道大力度投资国标与在手机turn key投入不足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可以想像的是展讯领导层由于业务过于分散,肯定会带来影响,与手机turn key不同,国标要实现业绩提升显然要慢得多,虽说AVS目前前景未卜,至少TD及CMMB未来两年只要运作得当已经慢慢到了收获的季节,只不过短期内未必为展讯带来多大收益,长远来看展讯在这两块的业务未必吃亏。
仔细想想,武平的命运可能很像HP前CEO卡莉,当年卡莉力排众议收购COMPAQ,虽然由于暂时的业绩不佳被迫下台,现在看来正是因为当年对COMPAQ的收购造就了今日HP电脑业务的辉煌,只不过表面上看来已经与卡莉没有多大关系。
很难说武平以国际知名品牌为目标客户产品及市场策略的对与错,前不久展讯刚刚与中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看来李力游时代的展讯整体策略并没有大的改变,不过老杳还是建议李力游在注重与国际大厂合作的同时,最好在展讯的手机解决方案完整性方面下点功夫,作为中国本土公司,如何利用自身产业优势是最关键的,充分利用中国的山寨特色是在竞争中获胜的根本,更是短期内取得业绩的捷径。(作者,老杳)
老杳吧:集成电路社区–欲知半导体动态,速上LAOYAOBA
【版权声明】:本文为老杳原创,欢迎转载,但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老杳吧”及其他相关信息(作者姓名等),并保留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