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记我的恩师胡坤英女士
王红,辽宁省实验中学校友。本科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新闻系,最高学历北京大学EMBA。曾常驻欧洲做记者和多家媒体撰稿人,回国后先后任职北大国际MBA公关总监和国内项尖杂志《财经》的主编助理。现任欧美同学会2005委员会秘书长,这是国内最高端的百余位海归名人组成的非赢利组织,“融会东西,心存天下”,社会企业家。该文为王红为辽宁省实验中学校庆而作。
去年夏天,我重回实验园,走在树荫间,放轻了脚步,生怕一不小心踩碎了泛起的图影——那熟悉的绿草地哟,上面分明映着,伙伴们晨读的身影, 老师们慈爱的目光。有稚气少年的奔跑,有女孩儿脸上的青春红霞。在实验中学的岁月,于今已有25年的时长,却并未感觉恍如隔世,许是因为那一段的生命印迹实在太深刻,所以一切都好象就在昨天,就在眼前。
今天的我,已然是职场上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从事着高尚的职业,有着较高的人力资本价值,这一切,除了后天所掌握的技能之外,还因为我的身上得到了实验中学老师们的传承:有
从背起书包的那天起,我一直就是“根红苗正”的好孩子,连年的“三好学生”,连我自己都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然而在
当我真正开始生活了之后,呈现在我面前的生活画卷不再是想当然的繁花似锦。悲剧的主角也不再只是小说中的人物,泪流满面的也有我自己。曾一向被周围郎才女貌的啧啧称道,我的婚姻却夭折了;正陶醉在职场上的频频掌声,我却被嫉妒的暗箭射中;当力壮气也盛的时候,体检的一纸报告险些让我崩溃,为求确诊,辗转北京上海最有名的医院,最顶级的专家。虽然是虚惊一场的误诊,我最终毛发未损地从医院里被“无罪释放”,但住院期间,等待专家的会诊结果象等待末日审判一样地惶恐不安。身边病友的遭遇更让我触目惊心,那里就是一个如梦魇般的课堂啊。我的确是一朵温室里的小花,一路顺风顺水,尽管字面上知道生活不会总是花好月圆,但当自己成为悲剧的主角时,手足无措。我疗伤的时间要比别人长,因为我情志的免疫力很差。我怀念我的老师,当初她专门为我开的小课,但我并没有及格:面对挫折,坦然接受,积极面对。
2008年的时候,我又一次见到了胡老师。她依然绽放的那熟悉的开朗笑容,与金刚经的偈子一起,象一道闪电划过我的心空:“若以色见我,以音声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20多年,我没有见到胡老师,那是因为我依然背负着对名利的追逐,对苦难的惊惧,对小我的执着,走在崎岖的小路上。而今的我,种种苦劫成了回归大道的资粮,放下负累,洗尽铅华,走了这么久,经历了多少探索与跋涉,我也能呈现出自信与达观的笑容,与老师无二无别。这是悲欣交集的相遇啊,是一种自性相接的法喜,是一种得到真传的成就。
经历了世事,募然回首,旧日的那些三好学生奖状早已灰飞烟灭,但是对老师当年用心良苦的感恩却情重如山。生命就象是泉水,挖的越深,水就越甜。正因为我有过灯下的踽踽身影,才生起“愿为一滴杨枝水,洒向人间并蒂莲”的情怀;正因为我有过夜深人静的娑婆泪眼,才萌芽“捧一颗虔心,寄念天下诸般孤弱”的悲悯;正因为我经历过前行的障碍,才使性格更洗炼,更坚定,专注自己的梦想,一往无前。正因为珍惜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才不敢放逸自己,虚度年华,而是把它用在有意义,有价值的奉献当中。苦难是人生的沐浴,使人重生,浴火的凤凰,在煎熬里百炼成钢,在九天骄傲地飞扬。
我从未象今天这样感觉到人生的富足,这种富足不是因为身上的LV和Cartier,而是真正的人生体验让我从“不食人间烟火”的空幻回到了坚实的土地上,感觉一世却经过了几生。种种的际遇,让我有了一定的智慧与定力来面对人生,不以表面的得失来评断,不以流俗的价值来取舍。岁月的打磨,让我成了一粒珍珠,没有耀眼的光彩,却有着幽深、隽永的味道及莹润、细腻的内心。温情似水却不唯唯诺诺,果敢坚忍却不忘谦恭与爱语。得意的时候不敢忘形,困顿的时候亦不气馁。其实,历尽世相磨难的人与一帆风顺的人,在心灵的成长上没有什么两样,无不是在承受和调整。生命有不可承受之重,也有不可承受之轻。苦难在肩,更能激发勇气,磨砺意志,考验担当。
人到中年就如同煲到恰到火候的汤,已撇去浮火,心口仍烫,正好用来滋养生命。我却不敢独享,全心为大众供养,将老师给我的慈爱与智慧薪火相传。不为个人求安乐,但愿众生皆离苦—— “进取”“奉献” 这正是少年时在实验中学所种的菩提种子啊。我想,即使当我年老白了头,我相信,身虽朽,心依旧,豪情,激越如昨——“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谨以此句赠给即将走向人生征程的学弟学妹们,并祈愿你们都有壮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