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温总理公开信——建言《规划纲要》用《本能教育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新的教育体系”
温总理:辛苦了
感谢总理为民族未来再次推动中华民族的教育改革,感谢总理对普通民众的信任而问计于民,我研究教育理论已历时20余年,著有《本能教育论》一书,为着民族的未来,为着总理的胸怀,我不能不上书“直言”。
一、我们教育改革进行了20年,就深层次而言,我们真正的教改还没有开始。
改革和修补是相似而不同的两回事,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修补称作改革。
改革其实就是“破”与“立”(彻底的改革就是革命了),改革首先是理念的改变,然后按照新的理念将原有的体系破坏掉,建立新的体系。比如商鞅、王安石的改革。特别是邓小平的经济改革特征更为鲜明。邓小平做的就是首先破掉只有“计划”的经济理念,引入(立)市场经济的理念。然后逐渐地将经济实体、管理机构带进市场的规律中。这就是改革。
修补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发现的缺陷进行去掉或添加,比如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对经济秩序进行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做法。
那么,我们教育改革20年究竟做了什么呢?
1、我们对教育的结果和过程进行了指责:分数高、能力低、没有创新精神、负担过重、道德下滑、体质下降等等。
2、寻找了原因:民间找了很多原因,教育管理层除了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外,基本没有或很少公开参与或透露过什么原因的消息。以至民众的教改热潮也逐渐冷却下来。
3、确立了教育改革的决心,1999年的第三次全教会确立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国家决心。
4、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补:针对考试进行了高校自主招生试点,针对道德下滑下文加强,针对负担重下文减负,针对传统文化缺失要求京剧进校园,针对语言表达能力差大学重开语文课,针对没有创新精神进行了金庸和狼牙山五壮士式的课程调整和由灌输式授课和研讨式授课的调整,等等
上述这些动作,我们实在没有办法说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开始了。
二、我们的真正意义的教育改革20年没有开始的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教育究竟错在哪里。
平心而论,不管是教育的管理者还是普通的百姓,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哪一个不是炎黄的子孙,哪一个不想让自己的民族强大,哪一个不知道教育对民族、对子女的重要性,哪一个不想改革,但事实上却20年没有开始,什么原因?
不是我们不想改革,实在是我们不知道改什么,换言之就是我们不知道我们错在哪里。
私塾是我们民族的特产,被鲁迅那一辈人批得体无完肤之后才诞生了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100年前没有错,50年前没有错,就是30年前也没有错,今天怎么就一下子错了呢。
可是,如果说没错的话,现实的教育结果摆在那里,除了教育没有任何第二者来承担,或者说,连个替罪羊都找不到。那肯定就是教育的错了。
但是,将我们的教育结果的错误向我们的教育的过程落实的时候,我们却实在没有办法将结果和行为相对应而找出它的错误所在,
我们自己检查:小学——没错,中学——没错,大学——没错。
我们和国外对照:不用说没错,甚至没有太大的区别。
我们和国外的教育理论对照:行为教育理论、认知教育理论、构建教育理论,也都差不多。
我们和国内教育理论对照:遗憾的是国内近代不用说没有自己的独到的教育理论,就是完整的、系统的翻版也没有,有的只是翻译。根本不能对照。
中国教育改革,指责教育的都是指责其结果的错,没有一个理论家告诉我们的教育,究竟是哪个具体的教育行为错了,该如何改正。
教育改革和经济改革是两个不同的处境,经济改革只要我们决心将“计划”向“市场”转变,其余的就都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市场”的理论、模式都是现成的。
教育改革,我们真的不知道错在哪里。
当我们不知道究竟错在哪里的时候,我们该怎样改革?
于是,我们只能修补,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修补,比如,民众一致聚焦的应试教育的“考试环节”,怎么办?取消考试几乎是荒唐的,但又不能不改,没办法只能试点美国的做法——中学学分制和大学自主招生,而这两项在美国也许是成功的,但其成功的基础是全社会的“诚信”,我们具备吗。
我们的真正的教育改革没法开始,所以,我们只能不开始。
三、我们今天教育的错是教育体系错了,修补是无济于事的。
世间的事物,无论大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相互制约,这就是我们俗话说是“配套”,配套就是体系。一般的事都是要配套的,就连最常见的人的“大小便”这样的小事也是要配套的:人必须要大小便,制约它的是不能随地,配合它的是厕所,关联的是人口密度、厕所个数、厕所设置、清扫办法、便溺去向,这些加起来就是一个体系。
体系一旦形成,有的只能是整个体系的适应与不适应,如果这个体系已经不适应了,不存在在本体系内进行修补以后再适应,因为修补永远是在本体系内的修补,本体系理念外的某个环节是根本无法加入本体系的,道理非常简单,就是无法“配套”。如果本体系理念外的环节加得多了也许能好一点,但是,本体系也就不存在了,那就不是修补而是改革了。因此,对于不适应的体系,如果确定此体系已经不适应了,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更换体系,这就是改革,比如我们的经济改革。
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教育的错误所在,正是站在本体系之内看本体系的,换言之——我们教育的错误是我们的教育体系的本身错了。
我们的教育,如果我们一定要改革的话,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是建立我们的新的教育体系。修补是不会解决问题的。
四、我们今天的教育的错不是教育体系本身的错,是我们昨天正确的教育理念建立的体系的延续而形成的错。
这里我们应该说明的是什么是“错”。
我们必须明白,一般而言,应该作为而没作为,不应该作为而作为了,这都是错,但问题的关键不在错和不错,而在应该和不应该,我们必须认识到:有些事在昨天是对的,到了今天就可能是错的,比如平时炸掉一座桥是错的,而为阻止敌人前进不炸却是错的,但战争过后不及时修造这座桥也是错的。
我们今天的教育的错误就是这样形成的,是昨天正确的延续而导致的今天的错。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基础教育,也就是中小学,中小学最重要的是小学,所以,教育出现问题多半是出现在小学,然后波及到中学、大学(理由见《本能教育论》)。这正如郑强教授说的一样,教育好比是做陶瓷,陶坯没有做好,肯定是不会做出好的陶瓷作品的。因此,我们就重点来探讨我们的今天的教育体系在小学那里出现了什么错误。
——这不能不从这个体系形成的源头说起。
我们原来的教育体系是自孔子始的教育体系,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唯一的教育体系。
到了鲁迅时期被鲁迅们彻底地砸烂了。鲁迅们没有错,那是救亡的需要,鲁迅们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
之后,我们就没有了教育体系,但我们不能没有教育,于是,就引进了西方的教育形式——学堂。逐渐地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教育体系。
引进的当时是必须考虑国情的,当时的国情是什么?是唤起民众、救国救亡,对教育而言就是就是“扫盲”了。于是,我们就形成了“扫盲”的教育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了扫盲课本、扫盲教学方法、扫盲入学要求、扫盲毕业去向等一系列的相关的成文的不成文的规矩,并逐渐完善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这个扫盲理念指导下的体系经过了大约100年的修补和完善继续到了今天。
——小学语文课本,从延安的“人、手、刀、口、牛、羊”到解放时期的“工人做工、农民种地”到“春天来了,燕子飞来了”到“小白兔找尾巴”,将认字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总结起来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直到现在内容有所改变,但理念没变。
——小学数学课本,加减乘除反复练习,至今没有多大变化(可是,入学年龄却变了,这在教育上却差别极大)。
——教育方法,灌输、尽可能多的重复,一个字可以要求写几十遍甚至上百遍。术语叫“夯实基础”。
这个体系在不断地修补、前进,但创立它的理念没有变。
这个体系为我们的民族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个体系在延安时期没有错,在解放初期没有错,就是在30年前依旧没有错。
这个体系到了改革开放以后错了,那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条件变了:
1、人类社会从资本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民族竞争的本身需要创新人才。世界各国都需要教育改革,也都在教育改革。
2、改革开放使我们强大了,强大的民族需要更强大,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提到了日程上来。基础教育的扫盲教育理念的自身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了。
3、改革开放使与之配套的人事制度变了,竞争更加激烈,要求现在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打造自己的能力和掌握多维的知识而不只是线性的知识。
4、教育良好资源的争夺竞争更加激烈,从而加剧了家长、教师的竞争意识,将灌输、扫盲教育的教学方法推向了极至,超过了孩子本能的负载,扭曲了孩子的本能(见《本能教育论》),出现了厌学、心理疾病等一系列现象,并波及到大学和成年。
所以,现在的教育的结果的错误不是简单的考试的错误或教法的错误,而是我们的教育体系的延伸的错误。
我们昨天炸掉了桥是鲁迅辈的历史使命,我们今天修架新的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五、我们必须废止现在的教育体系,构建新的教育体系,我们别无选择。
理由:
1、这个体系的诞生时期就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具有相当的应急性和临时性。
2、这个体系自它诞生以来就带有无法修补的硬伤,那就是没有立足于民族的自身,并坚决地阻断了与这个民族5000年文明的联系。
3、我们无法修补,如果我们坚决地、大面积地用修补形式替换,那就无异于新建了。而且还要接受未替换部分的制约。
六、构建新的教育体系必须“创立新的教育理论”。
理由:
1、人类的教育已经由“必然王国”阶段进入了“自由王国”阶段,起码我们的主观认识是这样的,没有理论的依据的教育是不可能的。
2、我们不能回到孔子的教育理论那里去,第一,因为孔子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士”,第二,因为时代前进了。
3、西方的教育理论没有“资格”指导我们的教育体系的建立,因为:
A、教育不仅仅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承文化,文化是保障民族不灭亡的最后长城,政权可以灭亡,国土可以沦丧,但只要有文化存,这个民族就不会灭亡,反之,就一定会灭亡,犹太人和满族人就是证明。
我们有连续5000年的文明传承,是东方文化的发源地和首领,而西方人连他们自己的文化都不能连续,他们怎么会有资格指导我们的教育体系的建立呢。
B、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科学的思维方式,人类科学发展的时代符合了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导致了西方的率先强大。而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哲学的思维方式,解决科学解决不了的复杂问题让我们的文化有了5000年的延续。复杂程度让人无法想象的教育现象,科学思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正确揭示的。只能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去揭示,起码现在是这样。而西方的教育理论恰恰是用科学思维的方式、科学试验的方法产生的,这些理论相对于复杂的“人”而言,具有明显的微观性、片面性和不实用性,实在是不能指导教育实践的,例如: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古代的教育理论至今对教育仍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被当今教育理论界奉为圣经的布鲁那、皮亚杰、杜威等西方人的“构建主义、认知主义、生活主义、行为主义”的教育理论,对于外国人教育的作用我们不得而知,可是,对于我们的基础教育战线上的每一个一线教师来说,那就是我们的“汉语语法”,说起来有逻辑,听起来有道理,但却没有一个人在说话时是去用语法指导造句的。
七、《本能教育论》应该是我们新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毛隧自荐”是中国人的崇尚。
“人性、人道、人文、以人为本”,说的都是一个“人字”,教育是人的教育,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设计什么目的、知识,而是要认识“人”的本身,否则,我们就是枉谈教育。
那么,“人”为什么一定要生、老、死,究竟归谁管辖?——这是大自然赋予了人不可改变的“本能”,那么,“人”成长学习方面大自然是否也赋予本能?为什么有的人成长为教授,有的人成长为混混,我们的教育究竟是游离于本能之外还是限定在本能之中,本能有什么特点,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利用本能,这就是《本能教育论》要回答的问题。
《本能教育论》由8个分支理论和6个问题组成,认为:人是由本能控制的(本能控制论);人的行为是由自己的本能、潜意识平台、意识、理智、智慧5个系统指挥的(行为指挥系统论);潜意识平台代表本能和环境发出一切行为指令,具有相当的强硬性,心理疾病就是在指挥人的行为时,潜意识平台和理智发生战争的结果,因此,就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搭建一个良好的潜意识平台,其中包括道德、创新思维、爱学习等内容(潜意识平台论);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人的本能对人的本能进行延伸、限制和修改(本能利用论);学习是人的本能(本能学习论);人的成长是有阶段的,人的学习也是有阶段的,而且本能赋予了详细的学习课程表和自己的学习方法、原则(本能阶段论);聪明是大自然赋予生命个体的备用程序,只有在生存遇到困难时才能借来使用(聪明借用论);学生厌学是激活了为了保证人的生存学习的本能程序(生存学习保护程序论)。
还有:道德教育问题、本能欲望饥饿教育问题、父亲教育问题、金钱教育问题、传统文化教育问题、惩戒教育问题。
《本能教育论》是在中国的哲学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外的哲学和教育理论,用“苹果为什么不掉到天上”的思维方式,对现实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和实践创立的。是人类最新的第三代教育理论。是完全可以以此建立我们自己的新的教育体系的。
八、建立新教育体系的方法、步骤。
1、对《本能教育论》进行论证,公开讨论;2、进行普及,其实,教育不只是教育自己的事,更不是教育家的事,是全民的事,家长、教师不支持的教育改革是无法进行的;3、设立理念;4、根据理念编写教材和教法。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管孔之见,只为尽匹夫之责尔。
以上妥否 请总理批示
张树臣 顿首
哈尔滨华人素质教育研究所
哈尔滨市南岗区宣信街15号 省政府综合办公楼521、528、529室 邮编:150001
电话:0451-82633591转521、522、523 13804601236
网址:http://www.szjyyj.com 邮箱:[email protected]
《龙江讲坛》讲座影象资料—北方网地址:
http://interview.northeast.cn/system/2007/09/12/0509740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