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潘明朗


魂兮明朗

——祭潘明朗君

 

3月18日下午,恍恍惚惚地去了潘明朗的追悼会。

 

是在前一天收到的短信,一下子静得可怕。外面依旧红尘滚滚,潘明朗就这么去了。

 

还是在春节前曾和他通了个电话,之前知道他的病静养了一段时间,这回是在医院中了,等着动手术。不过他的语气开朗轻松,竟也使我并没有太担心他的病情。聊了一些书法、修行之类的事,他说这段时间对书画有了一些新的心得,于世态人心也更看开了,于是约定节后有空去看看他,两边拿些新作品评品评。那天阳光很好,暖暖地撒下来。放下电话,我有点诧异于对他病情的不甚担心,同时竟也有点“住院也挺不错”的感叹。

 

节后虽然一直闲散着,却没急着去看他,直到有一天林涧在外地发来短信,问潘明朗是否有些不妙,我赶紧给潘明朗发短信问讯起居,结果没有回音。忐忑狐疑了一两天,竟等来了讣告短信。

 

与潘明朗相识相知十余年,先是因为地产,他敬业严谨,思路开阔,几次合作均告愉快。一般谈到好的想法、好的创意,都会眼睛一亮,说话急急的样子。后来由地产而书法、文章,如水之交。“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而这来与不来,多是忙里偷闲晏坐闲谈的时候,谈的又多是书法、文化之类。他的书法,我见到的大都是行草,用笔闲适松缓,率性自如,又颇有些骨力,特别是小尺幅,很随意的一些笔画中,有些晋人的安闲趣味。我以为,他的书法功力,固然不是已有些泛泛的书法家协会会员这样的头衔所能表示的,因为是业余陶冶无意于佳,反而没有一般所谓书家的匠气。我想,知道他书法的人也许不多,而知道他书法味道的恐怕就更不多,现在,有这样闲情逸致的就又少了一位。我倒有个愿望,如果可能,把他的书作检点整理出一些,一是我也想看看他所说的有心得的新作,二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书法的好。

 

去追悼会的时候,邓清发来短信,说潘明朗去年汶川大地震后的祭文曾有句云:“阴阳两界交天阙,生死同为天地魂”,不似以往熟悉的安闲,语气沉郁悲怆,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怀。于是在那里把这两句写为挽联,同来的林涧则是写好了带来,最后和花圈一同烧化了。想必潘明朗那边看到了罢。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