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上周五的小事。周末没去打球,吃饭前没事情在老张店里坐了会,聊起了股票,正好一个中建三局(老乡啊)的女同志听到了,就聊了起来,她问我:你们一般止损是怎么止的,10%吗?呵呵,我都不知道如何向她说,我只能够说,如果你买入的条件变化了,就卖出。赔了也卖,这就是止损。然后举了个例子解释了下,估计她也没听懂。
这里我接着上讲的内容来说下止损的问题,第二买点放到下节去吧。
记得我在前面的第三讲:保住资金最重要的是止损,里面说了止损。但是说的很笼统。也不知道大家看明白没。这里补下课。
前面我们知道什么是第一买点和第二买点。那我们就说说针对第一买点与第二买点说说如何止损。
对了,这里说句废话:价值投资也是会止损的。有朋友问我,说我如果根据基本面情况买股,就不需要止损了吗?我只能够说:不止损就是死。
再说下,套牢。套牢这词真是形象啊。不知道谁创造的,俺佩服得紧。
套牢一般分两种:一是主动买套,多为价值投资者所为,比如李驰等人。二是被动套牢,被动套牢引下缠中说禅的话就是——“介入时根本不知道为何介入,在一种盲目的状态下被套了,然后还有一种很错误的理论,认为亏损多少就要止蚀,按这种方法来操作,最终都不可能大成功的。”大多数人都是如此。
认为亏损多少就要止蚀,按这种方法来操作,最终都不可能大成功的。这话值得大家分析下,为什么?
“其实,从来不存在真正的止蚀(损)问题,只存在股票是否依然在能搞的范围内的问题,只有这种意义下才存在止蚀(损):一只股票的走势从能搞(交易)变成不能搞(交易)。请注意,站在盈亏的,这时并不意味着操作是失败了,可能已经大大赢利了,唯一退出的原因只是股票的走势已经不能搞了。投资市场中一个最坏的毛病就是根据盈亏进出,而盈亏不是先验的,是根据当下的走势当下决定的,是被动的,根据盈亏进出,就是根据被动的因数进出,这不是被动带套(被动套牢)是什么?”
这里我们回到上讲的第一买点,对于第一个买点,一旦上涨时依然出现均线空头排列的缠绕,那么一定要退出,为什么?因为第一个买点买入的基础在于均线空头排列最后一个缠绕后出现背离的走势,而现在又出现均线空头排列的缠绕,意味着前面引导买入程序启动的缠绕并不是最后一个缠绕,也就是程序判断上出现问题,因此必须退出。
一般情况下,这种退出一定是赢利的,所以这并不能成为不退出的理由。甚至不排除这种情况,就是退出后,缠绕经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折腾慢慢变成均线多头排列,最后还大幅上涨了(这种情况即使出现,也可以根据第二个买点的原则重新介入,所以真正的机会并不会丢失),但即使这样,也绝对不能因为这种可能的情况有侥幸心理。因为还有更大的可能是缠绕后出现加速下跌。对于走势,可能是无位次的,而实现是有位次的,而任何的操作,只能建立在有位次的基础上。
“对第二个买点而言,一旦该缠绕中出现跌破前面均线空头排列的最低位,就意味着买入程序出现问题,必须在任何一个反弹中把股票出清,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后面出现上涨,但理由如上,任何操作,没有百分百准确的,一旦出现特殊情况,一定要先退出来,这是在投资生涯中能长期存活的最重要一点。当然,有经验的人,即使退出,也会按部就班,很有秩序,这和打仗是一个道理,一发现战机不对,就要撤,不能硬抗,否则不给灭了才怪了。”
“投资是一个长期的事业,别抱着赌博的心态企图一次成功,只要有这种心态,最终的结局一定悲惨,这已经被无数事例所验证。为什么要研究符合自己的买卖程序?就是因为这是市场风浪中唯一安全的港湾,港湾有时候也会有台风,但不能因为有时候有台风就不要港湾了。还有一点,就是买入程序的成功率和市场的强度有关,在强的市场里,买入程序的成功率基本都在90%以上,但在弱的市场里,这成功率就要低多了。”
“任何根据均线等技术系统构成的买卖程序,都只是一个综合判断的一个子判断,并不是说这一招就可以了。至少有一点是任何技术的买卖程序不能解决的,就是相同程序选出来的股票,为什么有些涨得多、有些涨的少,能不能就此而选出最有力度的,这在实际的操作中是很有意义的问题。用一个庸俗的比喻,技术系统是“海选”,而其后需要的是“复赛”、“PK”,这才能选出真正可以介入的股票。关于这个问题,在后面会逐步展开。”
这节内容不需要多解释了。下节和大家说下第二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