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向来对子女的教育都特别的重视,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天价收费仍然有市场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社会教育费用的大幅增长,都市人抚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有专家估计,城市一个普通家庭要把一个孩子培养到大学毕业,仅是上国内普通的大学,就需要大约55万元。
同时,另有数据显示,从1985年到2005年,20年间我国普通居民的工资增长是15倍,而大学学费的增长是25倍。这意味着教育支出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换句话说说是,如果以传统的储蓄方式积攒子女的教育经费,家长可能面临入不敷出、财富缩水的困境。
或许正是看到了这样一种现实,一些基金公司将前期大力推广的基金定投升级为教育金筹措和儿童财商教育的综合服务,目前有招商、上投摩根、泰达荷银等多家基金公司推出各种名目的“宝贝定投”、“亲子定投”项目,根据一些基金公司提供的一些测算数据,如果每月拿出300元做基金定投,假设以平均年收益率15%计算,一直坚持投资30年,其间将总共投入10.8万元,但最后得到的结果是168万多元。这样的财富效应让投资者很放心,不少投资者认为通过定投的方式筹备教育金既省却了择时的烦恼,也能带来了稳定的回报,十分划算。因此,这一品种卖得比较的红火。
然而,“亲子定投”真的有如此美好?先不说30年的时间是不是太长了?就这每年平均15%的收益也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达到的,按照那些著名的投资大师的业绩来衡量,30年长期保持15%的收益率将是一个非常好的纪录(巴菲特也不为过过是23%左右的年收益率)。中国的基金历史也不过仅仅才十年的时间,至少现在还看不出那家基金可以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保持如此稳定的收益水平。因此,我们只能说它“看上去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