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帖)《张好好诗》墨迹:真是好


临写唐代杜牧《张好好诗》,深深地为其书法所吸引。他的书法给了我们其他书家所没有的东西。一直以为,他的张好好诗应该作为重要的法帖来对待。但是唐代的知名书家,所谓的初唐四杰,所谓的颜筋柳骨,所谓的颠张醉素,几乎都把风头占尽了。这些书家,由于多数身份在当时都有皇帝大臣的美誉,早早占据了话语权。等这些书家被数完了,我们才能在文人书家中看到他的影子。他的书法影响力在当时很弱,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他很少书法作品问世,很少进入人们的关怀视野。杜牧的书法,不见文人的文弱之气。

打个比方,欣赏王羲之的兰亭序,宛如和煦的春风拂面,而看杜牧的书法,感觉就像兵器交接,铿锵有声,完全不是一种情趣。董其昌《容台集》说他的书法“大有六朝风韵”。这么一句简单的话,真不知如何理解。我总觉得杜牧的书法虽有六朝影子,但是,绝对是一种新的气象。

杜牧为世人所知,是因为他的诗歌,他的的诗歌题材广,且笔力遒健,多有豪放的篇章,气势跌宕,大开大合,纵横驰骋。宋代的书法家称他的书法“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很有点意思,人的文章、书法都是性情的流露,掩饰不得。杜牧算是其中一个,性情完全流露于纸端。

大概大气的作品善用方笔。《张好好诗》在“竖弯”转折之处,往往用方笔重折,出现极强的厚实感,稳实感,也增加了线条粗细的变化。此在唐代行书作品中是很难看到的。

“罗襦”二字,线条挺拔,弹性十足,沉着痛快。而空间尤在舒展与收缩之处颇有味道。

“鮋艫”线条伸展冲和,又有些从容自若。“由”字空白之“空”,“盧”字腾挪缩放之奇,让人赞叹,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