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波动及专业投机原理(二)


   5 忘记趋势

  实际上,从内在逻辑来看,未来的趋势确实是很难预测,或者说几乎是不可预测:因为本身就不存在趋势,只有博弈双方力量的均衡和不均衡而已。

  商品期货的特点:价格本身会影响长期的供给和需求:而供给和需求本身又对未来短期的价格构成影响。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

  人性和市场的相互作用,价格和供需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我们真的很难预测未来市场趋势会是怎样的。

  因此,我们要忘记趋势,只记住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只关注我们的投资部位在什么样的博弈地位。没有趋势,只有多空力量对比的均衡和不均衡:不均衡是常态,但均衡也是存在的:一种均衡是交易清淡,多空力量都很弱,这个时候需要外部的推动力来打破均衡状态。这个时候价格也往往处于低位。一种均衡是交易活跃,多空力量都很大,多空分歧非常大。此时价格往往处于中途。一旦多空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将迅速从均衡状态演变为不均衡状态,表现为价格的巨幅快速波动。这种不均衡的结果是博弈失败者必须在更高的位置上回补自己的部位。推升价格快速上升。一旦多空双方了结自己的部位后,价格将迅速回落。此时可能再次发生新的博弈。多空双方在新的时间和新的位置建立新的博弈。进入新的巨额博弈的过程中。

  6 市场击败投机客的模式

  市场一定会用一切办法来证明大多数人是错的。

  市场要让95%的投机客失败,一定会充分利用投机客人性、智慧、行为、资金等各方面的弱点。

  “大部分投资人在大部分时候是错的”,这一市场现象不但有投资人主观上的因素,而且是市场得以正常运转的要求。一个客观上要求多数人成为输家的投资对象决不可能是一个简捷的投资对象。

  6.1 虚假的突破与支撑

  短期方向和长期方向不一致的破位,让短线客出局

  方向的虚假突破:让一方力量被充分释放,然后转向另外一个方向。

  支撑位被突破(上升的三角形演变为顶部)

  虚假突破,从上升的三角形,演变为其他模式

  方向未定,股价来回拉锯,构成两杀局面

  6.2 高昂的成本

  突破的过程中,多头显示能量的过程也意味着多头能量的消耗。如果新增的多头力量不足,多头介入的获利空间较小。高昂的交易费用进一步缩减了投机客的盈利空间。通过较小的盈利和较多的失败以及高昂的成本,市场击败投机客。

  6.3 不足的资金

  在一个方向的趋势形成之前,有可能在相反方向上走得足够远,导致投机客在最终的趋势来临之前已经死亡或震荡出局。

  6.4 常规的思维

  市场让人在常规赚钱的基础上,在例外的情况下亏钱。实际上,例外才是常规,而常规只在理论上存在。

  经典的图形往往是不存在的,市场将对每一个经典图形进行细节的变化,让投机客在经典模式思维的基础上失败。

  逆向思维是困难的。而市场的走势的理解往往需要逆向思维。

  6.5 过早的行为

  在最终的形态完成之前,基本模式可以出现不断的演变,可以成功也可以失败。短线投机客过早的行动将导致对多空力量对比判断失误。

  投机客可能买对了股票,可是股价长期不涨。没有耐心的投机客退出。

  6.6 人性的弱点

  市场往往用利好或上涨来诱惑投机客进入,用利空或下跌来恐吓投机客退出。而市场的走势却往往相反。

  逆向人性是困难的。市场虽然往往顺应人性,但是在关键的突破走势上,往往是逆向人性的。

  大盘让很多人失败的同时又要很多人参与,其关键在于诱惑。第一浪,投资者的成功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在第三浪时大举介入。第三浪的成功和第四浪的坚持,使得投资者认为他们在第五浪也能成功。直到熊市来临,却不知道退出,从而被股市消灭。或者说,前期没有什么获利,在最后市场行情快结束时,盈利被迅速抹去。为了希望中的盈利,无尽地等待市场的回升,而不肯认赔出局。

  操纵的巨大利益使得操纵者飞蛾扑火。但是这些资金并不会真正退出市场。而是试图进行更大的操纵行为。在其盈利来源——众多散户终于被消耗殆尽的时候,他们自己也不得不为自己拉升的行情买单。

  在景气热潮中,大众总是先赚到很多钱——帐面上的利润,而且始终是帐面上的利润。原因完全是在多头市场流连太久。

  6.7 工作的充分性

  投机客没有详细思考股票的六维均线系统和K线变化,而仅仅根据局部的信息进行判断往往不能对多空对比及其演变得出局部和短视的判断。

  6.8 人的主观思维

  后来俺做了一件俺认为还算有意义的事,俺把公司存档的上千份的客户帐单里,拿出了三百多份,结合着行情图表,做了一点统计. 在统计中有2个主要特征,你可能不信:

  在一轮行情启动时,80%的人判断是正确的,并做出了正确的动作(相反理论不能滥用啊).

  在盘整行情中,60%人的是赚钱的. 多数人没在盘整行情中赔钱?在行情启动时,多数人的判断又是正确的?的确是这样.

  但是,在整个行情的30%的阶段,这80%的人中的90%就选择了平仓离场,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如果是涨势,在以后的操作中选择的是逢高沽空.直至行情结束!!! (失去了投资部位,不得不采取不利的博弈方式)

  盘整行情突破时,60%人中的80%的人持有与突破方向的反向持仓.但又不及时平仓. (不能顺势而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天上演着同样的一幕,一句醋话:历史是这样惊人的相似(此处用方言).

  在结合图表的观察中,这两个主要特征,给俺的主观结论是:人的主观思维,左右了操作!

  其实,很多人并不是不知道做傻瓜可以赚钱,相反,很多人都知道做个傻瓜可以赚钱,但是缺点是赚得太少了,每个人都不希望做傻瓜,因为每个人都不想满足于赚一点点,每个人进入到这里,都是希望发达,而且是个个都希望短期暴发,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出发点,所以,我们才会亏钱。

  7 投资部位对心理的影响

  投资者所有的心理波动都来源于资金的波动,资金的波动导致了投资者心理波动。实际上,不仅重仓会影响心理。空仓也会影响心理。

  在趋势的上升阶段,过早的平仓以后,看着上升的行情却赚不到钱,投资者心理压力增大。希望再次介入行情。但是在行情上升到高位以后,实际上收益风险比在下降,空仓者再度进入市场将处于不利地位。但是在心理压力下,空仓者会在高位看似进场点入场。

  但是这个时候行情开始震荡。投资者被来回的震荡折腾。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强。不断的止损后,在上升的过程中却有小额亏损。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强,赌性开始增强。逐渐失去止损意识,对行情向反方向演变的可能性失去的了警惕性。

  行情突然的演变,导致出现较大亏损。投资者的心理从压力转向失望。从判断行情演变为期望行情。行情的回档给了投资者止损出局的机会。但是基于对行情的期望,希望回档行情演变为上升行情,希望能小亏或持平出局。

  但是行情的演进让投资者进一步绝望。投资者失去了行动能力,看着行情的下降却无能为力:反正已经亏损这么多了,不会有更大的亏损了。期望价格回到前期高点。以更小的亏损出局。

  但是行情的演变却是亏损进一步加大。投资者处于绝望的地步,看着亏损无能为力。短期投资演变为长期投资。希望在未来的大幅上升行情中减少亏损或获利。

  或者被行情的巨幅震荡和巨额亏损导致心理逐渐崩溃,恐惧心理进一步增强。价格处于低位的盘整过程后向下的突破,导致投资者心理最终崩溃,在突破行情中疯狂杀跌。但是实际上这一轮疯狂杀跌实际上是最后一轮的杀跌行为,行情很快又恢复到前期盘整平台。

  导致投资者进一步心理压力:对自己判断行情错误的懊悔。开始怀疑自己的操作能力,失去自信。对操作和行情的演绎失去了判断力。

  重仓对心理的影响:由于重仓,投资者的资金波动比较大。在投资者的成本区域波动时,经常要面临较大亏损的情况。

  害怕亏损进一步扩大,心理压力在亏损时陡增。在经历了较大的亏损压力后,一旦账面有小额盈利,为了释放心理压力,投资者在账面有一定盈利后立即平仓,获得小额收益。

  在重大心理压力下,出于对未来较大不利变化的恐惧,在小额亏损时就平仓,失去获得较大盈利的机会。

  由于重仓,账面盈利的波动很大。重仓后,由于价格从高位回档后,较大的账面盈利演变为较小的盈利。使投资者后悔莫及。在出现新一轮的上涨后,投资者在出现较大账面盈利后平仓出局,但是放弃了后面更大的盈利机会。

  巨大账面盈利在不利的波动下消失。投资者寄希望于行情再一次向有利方向变化,对行情的负面波动丧失了足够的警惕性。从账面盈利演变为账面亏损。投资者如果认识到价格的不利波动,可以止损出局。出于对巨大盈利的期望,投资者再次主观期望行情向自己期望的有利方向演变,丧失对行情演变的客观判断。当略为不利的行情突然波动,小额的亏损演变为巨额的亏损。

  从上述分析可知,并不是重仓或心理本身让投资者亏钱。而是我们的策略错误让我们亏钱。贪婪和恐惧成为错误的根源在于我们对风险和收益认识不清。因为贪婪,在错误的时机和位建立了不利博弈地位的部位,价格的不利变化放大了我们的恐惧,

  充分利用自己的贪婪和恐惧心理:贪婪和恐惧是人类的天性,贪婪是我们追逐利益的根源,恐惧使我们时时警惕可能面临的风险。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增加我们的勇气,提高对风险的敏感性。

  处在价格迅速变化的资本市场,资金的波动是必然的。投资者必须有承受资金剧烈波动的心理素质。或者说,我们应该忽略资金的波动(资金的波动不过是数字的波动而已),将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投资部位上,关注部位所面临的收益和风险上,也就是博弈地位上来。将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操作规则上来。当进场时进场,当出场时出场,就能够使我们的心理和智慧处于良好的状态。

  投资部位和我们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关。较大的风险能力可以承担较大的价格下跌风险,从而争取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收益。

  顺势,更重要的不是顺趋势,而是顺价格变化的势:价格剧烈变化后或较大幅度变化后,收益和风险向相反方向变化的可能性增加。此时入场的资金和低位入场的资金相比,博弈地位明显不利,承担风险的能力明显下降(缺乏账面盈利支持)。由此可见,保持投资部位的重要性:虽然放弃了短期价格波动的收益,但是获得了在更高的位置有利的博弈地位,也就是为更高的位置为获得巨额盈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 风险和收益的对比

  一般而言,收益是无法具体测定的。对于期货而言,长线就意味着暴利。对股票而言,内在价值就是长期上升的空间。

  一般而言,风险是可以具体测定的。

  8.1 价值

  价值低估越多,收益越大

  价值高估越多,风险越大

  8.2 多空力量对比及其演变

  空头力量较强或增强时,卖出的风险较低,买入的风险较大

  多头力量较强或增强时,卖出的风险较高,买入的风险较大

  短期空头力量较强,短期下跌的风险较大。长期多头力量较强,则下跌的风险大幅减小。而上涨的风险增加。

  短期观测系统应对短期的收益和风险。长期的观测系统应对长期的收益和风险。

  在一轮行情演变的过程中,当某条均线被突破以后,一般被再次突破的可能性较大。

  长期均线一般很难直接被突破,往往需要在长期均线走平以后,股价对长、中、短期均线的突破才是有效的。

  短期均线系统被突破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其支撑力或阻力价值也要小于长期均线。

  短周期或小尺度的高低点、支撑位或阻力位的价值要小于长周期或大尺度的高低点、支撑位或阻力位。

  尽量不要在长周期系统的突破上买卖股票,往往意味着风险较大。如果在长周期系统上取得突破以后,需要在短周期系统上寻找买点。这样,在短周期,比如5分钟和1分钟系统上买卖股票,即使发生回档,承担的风险也比较小。

  8.3 买入风险的测定

  均线空头排列,价格在5日均线以下,K线走出反转趋势,买入的风险为价格与前期低点的差价。

  价格在5日均线以上买入,风险为价格与5日均线的差价。

  价格突破30日均线,或在30日均线附近获得支撑时,买入风险为价格与30日均线的差价。

  价格突破60日均线,或在60日均线附近获得支撑时,买入风险为价格与60日均线的差价。

  价格突破120日均线,或在120日均线附近获得支撑时,买入风险为价格与120日均线的差价。

  价格突破250日均线,或在250日均线附近获得支撑时,买入风险为价格与30日均线的差价。

  价格跌破250日均线以后,在前期低点附近买入,风险为价格与前期低点的差价。

  价格突破前期高点,或在前期高点附近获得支撑时,买入风险为价格和前期高点的差价。

  价格突破前期阻力位,或在前期阻力位附近获得支撑时,买入风险为价格和前期阻力位的差价。

  当存在数种风险的测定时,首先观察短期的风险,再比较长期的风险。以风险小者作为第一步的风险观察。同时注意较大的风险的可能性。

  8.4 卖出风险的测定

  均线呈多头排列,价格在5日均线以上,K线走出反转趋势,卖出的风险为价格与前期高点的差价。

  价格跌破5日均线,或在5日均线附近受阻,卖出风险为价格与5日均线的差价。

  价格跌破30日均线,或在30日均线附近受阻,卖出风险为价格与30日均线的差价。

  价格跌破60日均线,或在60日均线附近受阻,卖出风险为价格与60日均线的差价。

  价格跌破120日均线,或在120日均线附近受阻,卖出风险为价格与120日均线的差价。

  价格跌破250日均线,或在120日均线附近受阻,卖出风险为价格与250日均线的差价。

  价格跌破前期低点,或在前期低点附近受阻,卖出风险为价格和前期低点的差价。

  价格跌破前期支撑位,或在前期阻力位附近受阻,卖出风险为价格和前期阻力位的差价。

  8.5 买入收益的测定

  价值低估,收益为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差价。

  突破前期高点或阻力位,为买入价格和新高点或阻力位之间的差价

  价格在低点或阻力位获得支撑,为买入价格和新高点或阻力位之间的差价

  多头排列,突破5日均线,预期收益为预期价格和买入价格之间的差价。

  多头排列,突破30日均线,收益为买入价格与5日均线的差价。

  多头排列,突破60日均线,收益为买入价格与30日均线的差价。

  多头排列,突破120日均线,收益为买入价格与60日均线的差价。

  多头排列,突破250日均线,收益为买入价格与250日均线的差价。

  空头排列,突破5日均线,收益为买入价格与30日均线的差价。

  空头排列,突破30日均线,收益为买入价格与60日均线的差价。

  空头排列,突破60日均线,收益为买入价格与120日均线的差价。

  空头排列,突破120日均线,收益为买入价格与250日均线的差价。

  空头排列,突破250日均线,收益为买入价格与未来长期上升空间的差价。

  多头排列时,突破短期均线的收益可能是突破长期均线收益的一部分。

  空头排列时,突破长期均线的收益可能是突破短期均线收益的增加部分。

  8.6 卖出收益的测定

  价值高估,收益为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差价。

  跌破前期低点或阻力位,为卖出价格和新低点或支撑位之间的差价

  价格在高点或阻力位受阻,为卖出价格和新低点或支撑位之间的差价

  多头排列,跌破5日均线,收益为卖出价格与30日均线的差价。

  多头排列,跌破30日均线,收益为卖出价格与60日均线的差价。

  多头排列,跌破60日均线,收益为卖出价格与120日均线的差价。

  多头排列,跌破120日均线,收益为卖出价格与250日均线的差价。

  多头排列,跌破250日均线,收益为卖出价格与未来长期下跌空间的差价。

  空头排列,跌破5日均线,收益为卖出价格与预期新低价格的差价。

  空头排列,跌破30日均线,收益为买入价格与5日均线的差价。

  空头排列,跌破60日均线,收益为买入价格与30日均线的差价。

  空头排列,跌破120日均线,收益为买入价格与60日均线的差价。

  空头排列,跌破250日均线,收益为买入价格与120日均线的差价。

  多头排列时,突破长期均线的收益可能是突破短期均线收益的增加部分。

  空头排列时,突破短期均线的收益可能是突破长期均线收益的一部分。

  8.7 几种低风险高收益的模式

  较低的风险收益比,或较高的收益风险比,既可以是因为收益较高,也可以是因为风险较低。

  突破形态: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价格对所有均线形成突破,买入。短期均线下穿长期均线,价格对所有均线形成突破,卖出。

  支撑形态:多头市场,价格调整到长期均线附近,K线组合呈反转或突破形态,买入。空头市场,价格调整到长期期均线附近,K线组合呈反转或突破形态,卖出。

  支撑+突破形态:价格调整到前期支撑位附近,短、中、长期均线靠拢,低点逐渐抬高,价格形成对均线的突破。买入。

  头、底形态:明确的底部形态,加上中长期均线配合,买入。明确的头部形态,加上中长期均线配合,卖出

  反转形态:价格下跌,距离短、中、长期均线较远,受到长期支撑位的支撑,并且K线走出反转形态。买入。

  背离形态:无量上涨,短期均线距离长期均线较远,K线组合形成反转形态。卖出。

  9 博弈的关键在于成本

  博弈的关键在于成本。因为成本是影响收益和风险的核心因素,并影响投机者的心理。进而影响股价。成本越高,则风险越大,收益越小。成本越低,则风险越小,收益越大。风险大,则空头力量增强。收益大,则空头力量增强。

  投机性买入,需要在价格上涨表现多头的力量时买入。这就必然导致成本较高。这是一对矛盾。

  低成本还是抵御价格波动风险的最有力武器。

  均线系统是短、中、长期投机者成本的代表。因此是非常关键的分析系统。

  重要的支撑和阻力位也是成本的代表,同样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