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还是内虚?


 

 
此刻的中国,是一个很微妙的感觉。
在欧盟国家的眼里,中国无疑是圣诞老人。离2009年的圣诞节似乎很不搭边,但是不久前的中国商务部一班人马的欧洲行,不亚于提前给欧洲一些国家过了一次圣诞节。几百亿美元的订单,受惠国国家领导和企业领导春风满面。而本来也可以一展红颜的法国,此刻再也浪漫不起来了。可以想象,这个像犯了错的小孩,被剥夺了礼物,躲在一个无人的角落红着眼、无助地抽泣。
在美国眼里,中国是那只还没发怒的温柔善良的猫,千方百计多找些理由,让中国把那高额的外汇储备源源不断的、以各种方式流入美国境内。
在更多的其他国家眼里,中国是幸运儿。在这次据说是多少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而影响出口低迷的状态下,还有着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新兴的富裕阶层。只要轻微拉动一下内需,中国便可以让迟缓的工厂机器再次的高速运作起来。
在这种全球经济低迷的光景,这个一百年前在遭受外国侵略的国家,成了全球经济复兴的动力之源。有理由相信,今年的“两会”是全世界的政治事件,关注目光之多,就连达沃斯也得甘拜下风。所以,也就有人屁颠屁颠起来了。
有人说要发行高额面值的纸币,据说这样可以有效拉动内需,,还环保节约,减少人力物力。这真是一个好创意!比方说,一个有点购物狂的女性,跑到一个大商场购物,最后提着十几个袋袋,只要拿出一张10万元的人民币便可以搞点。恩,多省事!更重要的是,如果手里有一张5万,去超市之类的,看到1元,5元的东西,便刺激了购物的欲望。这好比要提高牙膏的销量,一个很简单花费少的办法是,把口做的更大一些。
这真是活雷锋再生。国外的人高呼要中国刺激消费,国家也要说拉动消费,他便一门心思的搞消费了。想必,在生活中,他是把家里的存折销户了,或者办张信用卡,也请了一个月的假期,天天去广州的高档商场刷啊刷······直到返老还童做了一个时尚前卫的月光族。
这是一个简单的,比五年级还有低级的数学题。13亿的人口,每人消费1万,至少也是130000亿的市场。这不仅可以拉动国内生产,还可以顺便解决友国的问题,多好的结果啊(美国一直在抱怨中国人不消费)!
其实,发行高额面值的纸币,一个更直接的问题是,物价上涨。这个最可爱的人说,现在是通货紧缩,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即使通货膨胀了,也是拉动内需)。可历史告诉我们,以前一分、两分、五分、一毛、两毛的钱是怎样退出流通领域的?如果发行500100010000的纸币,那五毛、一元、五元的钱都通通要进博物馆了。
问题是,裁员的风波并没有结束,大量的大学生没有工作。有很多的人需要新的住房并没有房子住,还有一部分人没医疗费,更多的人是未来没有保障。让他们把自己的钱去消费,但是没有收入,钱没有进来。流通,流通,最后是有去无回。
经济学家们说,经济危机是因为货币流通环节出了问题。消费是让货币重新进入流通领域。所以要拉动内需,让百姓消费。有代表的例子是,大伙都去买房,买车。中国的高速增长照样一枝独秀。
可是,可爱的人哦,是因为大伙没钱买房,买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