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特:萧伯纳之后最重要的剧作家


    1930年10月10日,品特出生在伦敦一个犹太裁缝家庭。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深受反犹主义思潮的影响,这种思潮促使他走上戏剧之路,并在后来极力批判这种思潮。

  品特被评论界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也是当代西方荒诞派戏剧在英国的最重要代表。在他的全部29个剧本中,《归乡》《背叛》《生日晚会》《房间》与《看管人》等都成为经典之作,代表了西方现代派戏剧的最高成就。

  70年代,品特的剧作篇幅逐渐变得短小,更为政治化,看起来像某种寓言。同时,品特的剧作在那个时代也开始具有明显的左派倾向,对充斥世界的不公正境况进行了严厉抨击,他的激进言行也常见于英国媒体。可以说,品特这时的风格已从荒诞派逐渐向政治戏剧过渡。

  品特一生获奖无数,其中包括莎士比亚奖、欧洲文学大奖、皮兰德娄奖、大卫·科恩大不列颠文学奖、劳伦斯·奥利佛奖以及莫里哀终身成就奖。此外,他还有14个大学的荣誉学位。

  孟京辉称:品特是继1969年贝克特摘得诺奖后,第二位获得诺奖的荒诞派剧作家,他被评论界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198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荒诞派戏剧集》被很多戏剧爱好者视作宝典,其中介绍了哈罗德·品特的几个独幕剧。他的作品也被戏剧院校的师生钟爱。他的剧作《情人》在国内上演过数次,但没有一位导演或演员领会精髓,他们大多世俗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国内对他的关注很少,他的作品被译介到国内的也不多,他更没有在国内形成足够的影响力。这跟现在国内对戏剧,尤其是国外戏剧关注较少有很大关系,但品特的作品是值得关注的。所以,这次诺贝尔对他的授奖,可以让我们重新来认识品特,加大对他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