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设人才活力之都基本思路与对策32


1.人才工作战略理念尚未明确,人才活力提升难以形成系统合力

人才工作包括许多部门和要素,如果没有明确的战略理念,就不可能有效整合这些部门和要素,就不能发挥出人才工作的系统合力,就缺乏人才整体竞争力。上海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先是提出“人才高地”,之后又提出“国际人才高地”等理念定位,极大地提升了上海人才工作质量,加快了上海人才发展。这些年来,深圳之所以一直缺失人才核心理念,主要原因在于深圳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不太明确,深圳是一个新兴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稳定。但经过二十多年发展,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相对稳定期,新时期城市发展目标已明确,因此,当前正是提出能够指向深圳人才未来发展、统领深圳人才全局的人才理念的历史性机遇。

2.人才增量长期依靠“外援”,存量人才素质提升已成瓶颈,人才活力提升处于被动

由于深圳前20余年的迅速发展,人才增量不得不长期依靠“外援”,深圳原高等教育多是由其他省市代替进行,因而实际上限制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深圳到目前为止,常住人口600万人,只拥有1所真正意义上的有规模的综合性大学,为0.17/百万人。这同深圳总人口和经济发展极不相适应(只有690余万人口的香港,就拥有15所高校,达到2.17/百万人;上海常住人口1673万人,拥有45所高校,更达到2.69/百万人)。要根本解决深圳人才资源的不足,必须要作长期人才资源投资,必须面对长远未来,站在战略高度实施长期人才行动计划,改变人才资源的质量和结构,来适应深圳对人才的需求。

存量人才素质提升问题则是一个综合问题,表现为重外来人才轻本土人才;重短期使用轻长期培养;重理工类人才轻社科类人才等。事实上,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深圳已从全国集聚了相当规模的年轻人才。随着今后深圳城市发展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存量人才必然成为深圳人才的主体。他们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深圳人才的竞争力。因此,深圳不但要继续重视引进高层次人才,更要重视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培养年轻人才,关注存量人才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