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铳狗 鸬鹚 蛮吏》 


   

  铳狗    

   

    这句骂人的话,我从前一直没有听懂。现在才知道是用来骂那些像猎狗一样被人驱使和利用的家伙。    

   

    铳狗就是猎狗。因为近几十年来,猎人们都是带着铳牵着狗出去打猎,所以猎狗就被叫做了铳狗。    

   

    农村的大路上要是被车撞死一只狗,这狗很有可能就是铳狗。因为铳狗更值钱,所以索赔的价格也更高。    

   

    铳狗有着灵敏的嗅觉,能够帮助猎人寻找、追踪、追逐,甚至咬住猎物。    

   

    铳狗是猎人的宠物。但猎人绝对不会让铳狗享用所捕获的全部食物,给它们作为食物去享用的,总是非常有限。猎人们甚至认为,让铳狗保持饥饿的状态能够使得铳狗表现的更得力。    

   

  鸬鹚    

   

    鸬鹚是一种为渔民所驯养利用的鸟类动物,又叫做水老鸦、鱼鹰,能够直线飞行,也善于潜水捕鱼。鸬鹚嘴长,呈锥状,且前端具锐钩,适于啄鱼。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自古就有驯养利用鸬鹚来捕鱼的习俗。在印度的江河湖海中也能见到渔民们驯养鸬鹚以助捕鱼。渔民们放出鸬鹚之前,先在其脖子上套一皮圈,以防其所捕获猎物被吞下肚子。鸬鹚捕到猎物后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咽,所以在鸬鹚捕到鱼后跳到渔民船上,渔民就使之吐出嘴中之鱼。    

   

    鸬鹚是渔民的宠物,但渔民绝对不会让鸬鹚享用所捕获的全部食物。给鸬鹚作为食物去享用的,同样非常有限。渔民们甚至认为,让鸬鹚保持饥饿的状态有助于鸬鹚捕获更多的鱼。    

   

  蛮吏    

   

    蛮吏负责官方条文与举措之实施。官在其间命大蛮吏一名或多名率其余小蛮吏。俗话有言: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众吏代表官方意志,依据官方条文,索取于民,可谓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每有所获,官令其间一小吏,名之为出纳,藏之。每有需取,官令其间一小吏,名之为会计,计之。为官一方,有众蛮吏撑持,获之以道,取之以道,渐渐丰足,步步爬升。    

   

    民之所失,皆因由于蛮吏之手段。官之所获,皆来自于蛮吏之供奉。民无论穷富,皆恨蛮吏入骨。盖因民不知其间之奥妙,且以为己之所失,尽为蛮吏所获矣!而蛮吏实际之所获,不过纳受官方所许可之小小意思。    

   

    蛮吏间流传:民不与吏斗,吏不与官斗。官日日以其大道言之于众蛮吏与民,然众蛮吏则日日以其手段索取于众民。官以其大轿招摇过市而民无怨乎?    

   

    久之,蛮吏被骂作:铳狗、鸬鹚。    

   

    然小蛮吏通过默认讨好大蛮吏而有机会为大蛮吏,大蛮吏通过供奉讨好官而有机会为官,铳狗、鸬鹚有机会通过讨好猎人、渔民而为猎人、渔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