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景公的叹息和数学大师的悲剧


   提起齐景公,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但他的祖先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则是尽人皆知的。齐景公虽然没有取得其先祖齐桓公的霸业成就,但在春秋时期也是赫赫有名的。他在内政上重用晏子等人,在军事上重用司马穰苴,能明辨君子小人,并使他们各司其职相安无事,齐国在他手里治理得也很不错,一度也曾称雄于诸侯。就是这样一位君主,居然也发出了人才匮乏的感叹。

   在攻打宋国之时,齐景公来到岐堤上面,登高而望,不禁长叹道:“过去我的先君桓公,只有八百辆兵车,就能在诸侯中称霸;如今我拥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长久地呆在这里。难道是因为没有管仲的缘故吗?”因为人才缺乏,国家发展受到限制,景公的感叹不能说没有道理。偏偏有一个叫弦章的大臣不买账,竟然回答说:“我听说,水面宽广,鱼儿就长的大。君王圣明,臣子就忠诚。从前,因为有桓公,所以才有管仲;现在如果桓公在这里,那么车下的大臣就全都是管仲了。”(刘向《说苑·卷八·尊贤》)

   壮哉!弦章!作为大臣,对领导这样直言不讳地说话,尽管有点不太恭敬,但却指出了一个千古不易的事实:这个世上从来就不缺少人才,唯一缺少的就是善于发现并能任用人才的领导。这个道理,后世的韩愈说得更到位,“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历史就是这样无情地嘲弄着一代一代的齐景公们,残酷捉弄着众多的千里马们。以一篇关于斯坦纳系列问题的论文荣获1987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一代数学大师陆家羲,就是这样的一匹“千里马”。

   陆家羲,生于1935年,曾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包头九中作物理教师。在本职工作之余,忘我地研究-些数学难题,居然在1961年解决了在一个世纪内没有大的进展的寇克曼女生问题 (该问题由美国数学家寇克曼于1950年提出)。当他把论文寄到中国科学院时,得到的答复却是:没有价值。十年后,他又将另一篇组合数学论文寄到英国,很快在西方数学界引起轰动,被称为“世界组合数学界20年来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不久,中国有关单位去加拿大请数学家门德尔松来华讲学,门德尔松惊讶地说:“讲组合数学,你们中国不是有陆家羲博士吗?”此外,陆家羲还解决了斯坦纳系列问题。这也是约一个世纪以来未能完全解决的世界数学难题。1983年,陆家羲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组合数学界的高度评价。

   这样一位两克世界难题的数学家,生活却贫困得让人无法想象,曾穷得无钱买纸,只好由他爱人从所在印刷厂捡来边角废料使用。这是为何?原来其所在学校并不认为他是什么人才,相反,一个教物理的,搞什么数学研究,简直是“不务正业”。研究工作无人支持算什么,没有把他开除已经够仁慈的了。就是在他作出成绩之后,购买书籍,进京查资料,参加学术会议仍全靠自己负担经费。1983年,在北京召开了一个数学学术会议,陆家羲被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即使这样的会议他也不能报销车费。雪上加霜的清贫生活,长年累月的困苦劳累,不受重视的精神压抑,最终使这位数学大师于1983年10月悄然辞世,年仅48岁。

   悲哉!在齐景公们的叹息声中,陆家羲先生就这样走了。

   历史的车轮驶进了21世纪,尽管尊重人才的口号喊得惊天地泣鬼神,但现实依然乐观不到哪里去。

   现在的领导们早已不像齐景公似的,光傻傻地感叹了,而是栽起梧桐树,要招金凤凰。提供各种优厚的条件,想方设法招揽人才。这样做当然没什么错,但一味相信“远来的和尚会念经”,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未免太可笑了。难道领导们的周围就真的就没有人才了吗?实际上,各个地方,各个单位,并不缺少领导们要找的人才,只是领导们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不愿启用这些人才,而人才们又不能像弦章那样对领导大声疾呼,那样做是很犯忌讳的;即便大声疾呼了,人们也会以为人才们别有用心,要么是狂妄自大,要么是想出风头。于是,无数的千里马就这样“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韩愈语)。

    千里马们的悲剧什么时候才能不再发生呢?

    只有当齐景公式的领导不再枉自叹息,能奋起做一个勇于任用管仲的齐桓公时,千里马们的命运或许就会出现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