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伟大的人文精神,一个民族永远不会强大


 实习生:我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非常发达,但精神文明相对枯竭。我想,中国要想做一个大国,怎样才能塑造一种国家精神?作为具有合格公民精神的个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杨  总:你提的问题非常有价值,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想说明几个问题。一个就是关于中国能不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问题,以及离成为第一强国或者第一大国还有多远距离的问题。以中国社会的结构、体制、文化状况、精神状况,即按照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些最重要的社会构架,中国永远都成不了世界第一大国。第二,要正确认识GDP,我们有些GDP是断子绝孙的,环境极度破坏,资源极度掠夺,我们消耗着世界40%的资源,出产率不到4%,而我们国家在绝大多数战略资源方面都是贫乏的、枯竭的,现在连全国一半以上江河的水面临干涸的境况。过去是以行舟楫的地方,现在可以跑马车,这是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一个生态灾难。河北曾是优质棉和吨粮田产区,现在小麦才卖6毛钱一斤,实际上小麦60元成本都不止,疯狂地抽地下水,一遇干旱得浇五水、六水。地下水在急剧地下降,连子孙将来都用不上了,有的地方就是地下沙漠,叫漏斗,几百平方公里的漏斗地区,对环境、生态极度破坏、掠夺和糟蹋。纵然GDP这个数是真的,没有这些灾难性的东西在里面,按人均的水平我们也是少的可怜,排在世界100位之后。所以要讲GDP要讲人均值,不能光讲总数。三口之家月收入1万,100口之家月收入10万,10万好像很多,摊在一个人身上多少?三口之家1万,摊在一个人身上多少?

评价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GDP排不上第一、第二、第三,连第五、六的位置都排不上。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第一国力是它的体制、制度,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必须得真正和谐。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上层建筑不能有利于积极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时候,它是不可能和谐的。这一点是永远的真理。

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庸俗的经济学家,因为他们没有这种基本的素养,他们不懂得政治经济学,他们只看到经济学行销天下是大热门,于是市场经济从西方扒来一些,计划经济从前苏联扒来一些,到处招摇撞骗。当代伟大的经济学家有萨缪尔森,所讲的《市场经济学》再版了十多次,但萨缪尔森的背景是他的国家、社会结构已成功地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的问题,他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来研究经济学,脱离开政治经济学研究经济学,是浅薄的、庸俗的、无知的、贫乏的、片面的。

再回到综合国力,第二点就是它的文化,这个文化也不是唱支歌,扭两下屁股,烘托主旋律。文化是一种精神的血肉,思想是它的灵魂。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最重要的精神条件。一个民族的兴亡核心在于它的文化。世界上有许多民族不存在了,但是人种还在,为什么它的民族不存在了?是因为文化解体、文化消亡了。文化的问题解决不好,整个国民的素养就必然是低下的。

我们的文化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意识形态的笼罩之下,把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这是对文化的扭曲。文化应该是纯洁的、自然的、生态的,硬要把这种纯洁的、自然的、生态的,人为生硬地参与进去冰冷的、肮脏的、虚伪的东西,所以这个文化必然是堕落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好莱坞大片无外乎是两类,一类是充满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这不是文化吗?这不是精神文明吗?这是最了不起的文化产业。另一类都充满着深深的人文关怀,这是文化。《马达加斯加》里的四个动物被四个企鹅诱骗,这四个企鹅智商很高,说“在这里看来看去,哪有回到南极舒服啊”,于是想逃走,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又不行,就鼓动狮子、斑马、河马、长颈鹿它们几个一块儿跑出来,后来在船上一个急转弯漂落到马达加斯加。到那里以后,河马可以吃水里的东西,长颈鹿、斑马有草就行,唯独狮子在动物园被喂鲜活的牛肉喂惯了,没有吃的,饿得眼睛发绿,老想那种刺参,拿牛肉蘸上芥末,再整点小酒,最后终于有一天再也忍不住了,感觉它的朋友斑马是一盘鲜活的牛肉,扑上去了,就在它下口将咬没咬的时候,突然醒过来了,后悔不迭,说“当时要是一旦没醒过来,把朋友咬死了,这该有多么痛苦!”注意,这是真正的文化开始,这是伟大的人文精神开始,这是真正的文化,这是一种高贵的情感。它的价值观、审美价值是普世的,永恒的,不分人种、不分国度、不分时代。然后它把自己封闭到海边一块巨石后面,削了很多尖尖的木桩,倒埋在那里冲着自己,干什么?一旦自己饿得再也挺不住要冲出去吃自己朋友的时候,就宁可让这些尖桩给自己开膛破肚,扎死自己。只有美国人才能拍出这种情感片子。

还有《海底总动员》里的那几个鲨鱼,鲨鱼要改邪归正,说我们是好鲨鱼,我们不吃朋友,在那里发誓,但是他们又知道千万别滴下血,滴下血那就难说了,最后偏偏就滴下血来了,于是把那种残暴天性又唤醒了。再看那个《冰河时代》,当那个古象驮着人类的幼崽,去送归他的父母,寻找人类的时候,回到它曾经生活过的洞穴,看壁上的壁画,描述的就是它的家被人类所屠杀的过程,它哀伤地滴下两滴眼泪,痛苦地闭了一下眼睛,但还毅然决然护送着孩子去找他的父母,这无一例外的都是伟大的人文精神,在这种伟大的人文精神照耀下就是真正的文化,这种文化像空气一般弥漫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角落里。于是它潜移默化,就使所有的人成为下意识,然后人们的崇高行为就由此自发而生。就像历年的感动河北我所讲的,在几秒钟之内要做出生死选择,要人想到了很多,然后再做选择,那根本做不到,有的人肯定自我逃生,有的人一瞬间把生命留给了别人,那就是文化的作用,已经潜移默化成一种下意识,无需思考。

没有伟大的人文精神,一个民族不可能是强大的。一个民族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贵情感是绝对不能缺少的,这是最基本的通行证。穷没关系,但很高贵,高昂着头颅,敢于跟各种肤色、各种信仰、各种制度下的各种人四目相视,因为我问心无愧。但现在我们有的人往往是把《水浒》里牛二地痞无赖的做法、小市民的做法带到国际上去,还口口声声为民族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