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T+0”是个伪问题


 

银行理财“T+0”产品
发行银行
产品名称
(预期)年化收益率
投资方向
招商银行
日日金
1.35%
投资于信用级别较高、流动性较好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债券回购以及高信用级别的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
中国银行
(深圳)
活利宝
1.36%-1.86%(按本金规模分档)
银行承兑汇票、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债券回购、存款等低风险资产
交通银行
天添利A
1.35%
主要投资于信用级别较高、流动性较好的金融工具,如国债、金融债、短期利率衍生工具等,
天添利B
1.51%
除包含A款发范围外,还囊括了银行理财计划、参与一级市场新股与新债的申购等投资品种
工商银行
灵通快线
1.3
主要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企业债等债券及优质企业信托融资项目、货币市场基金等。
建设银行(深圳)
天天盈
1.8%
主要投资于较低风险的债券资产、银行票据以及信托融资受益权等资产
近段时间以来,有多家银行推出了“T+0”短期理财产品,诸如招行的“日日金”、中行的“活利宝”、交行的“天添利”等,其中招行的“日日金”在此类产品中推出较早,2006年底已经推出。另外几家银行除了工行“灵通快线”于去年推出的外,其他几家大约都是今年以来推出了。各家银行相继推出这类产品也引发了银行间的贴身肉搏。所谓“T+0”,就是当日赎回当日到帐,这类产品共同的特点是,当日购买当日即计算收益,当日赎回当日到帐,与活期存款无疑,而目前活期存款的年化利率水平是0.36%,这些产品基本上都能达到活期收益的3到4倍的水平。而这类产品销售也较为火爆,中行在深圳10亿额度的活利宝两天售罄。对于这类产品,我们认为:
1.“T+0”产品实际上是活期利率市场化的前奏。对投资者而言,这类产品的实质就是活期存款,不同的收益率便是不同的活期利息。这类产品属于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中的债券和货币市场类。产品的收益水平反映了各银行资金交易部门的投资交易水平。目前这类产品在银行理财产品中大约占三四成,尤其是一些短期理财产品,基本都是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的产品。我们认为,今后,银行间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竞争将更激烈,直接考验银行的低风险投资能力。这也是利率市场化发展的准备阶段。当利率市场化放开之后,这类产品也将会以不同银行的不同存款利息的面貌出现。而商业银行也才能真正实现市场化经营。目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可以有一定的上浮空间,而存款利率仍然由国家定价,长期形成的状况是商业银行对利差收益依赖很大。
2.银行理财远未达到“T+0”时代,更谈不上流行。所谓银行理财“T+0”,我们能够看到的大约也就是上述几款产品。而且均为债券和货币市场产品,有点类似于货币市场基金。而绝大部分有固定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哪怕是超短期产品,均无法提前赎回,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上一般都写着“银行有权提前终止理财产品,客户无权提前赎回”。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流动性之差让人很无奈。当然这与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领域的多样性相关。我们认为,在基金尚且未实现“T+0”之时,谈银行理财“T+0”为时尚早,而且除了投资于股市或者债券货币市场等流动性较好市场之外,其他理财产品很难实现良好的流动性,更不用说“T+0”。所以,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来说,“T+0”是个伪问题,银行理财产品真正需要改进的是,如何在可能的条件下,也即在那些可以实现一定程度流动性的产品,尽量满足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尽量保持产品各项信息的公开透明。
3.对于投资者而言。这类产品是一种现金管理的良好工具。特别对于股民的银证资金,能够带来较大方便。当然,普通投资者还有其他渠道进行现金管理,比如货币型基金,投资者可以对比不同产品收益水平,当然,目前,货币基金无法实现“T+0”,通过工行利添利账户实现货币基金T+0实际上是银行进行短期垫资,投资者需要支付给银行这部分利息。所以,对于流动性要求较高的资金,类似上述银行理财“T+0”产品仍有较大价值。